LPR新机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探讨

摘要:2019年8月17日,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新机制,LPR报价的方式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 LPR新机制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LPR新机制对商业银行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推行LPR新机制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LPR新机制的主要变化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LPR新机制影响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机质的参考。

关键词:LPR新机制;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一、LPR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201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LPR新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重要意义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

这次LPR改革,促进了利率传导效率,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一旦下降,一方面可扩大银行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会促进企业经营发展转好,银行的信贷质量就会提高,贷款不良率降低,这样将为商业银行带来长远的利好,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利率市场化将促进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更加规范化经营,重视风险收益的匹配,平衡发展存贷款,对资金来源进行合理运用,加强风险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健发展。

(二)引导市场贷款利率走势

新的LPR形成机制,利率更能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率更趋市场化。在新模式下,LPR跟18家银行的报价相关,报价的变动使LPR随着变化,参考LPR签订的贷款合同,利率也跟着变化。央行通过LPR引导各商业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各银行立足市场资金需求情况,对存贷款利率走势进行科学研判,在利率定价上综合考量,授信资产利率报价将更贴近市场。

(三)促进金融创新改革

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收窄,银行要积极寻找新利润增长点,这就需要进行转型创新,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在新的服务领域寻求发展机会。LPR改革后,商业银行要摒弃重规模轻质量、重存款轻贷款的经营模式,研究成本管理对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重视低资本业务,提高中间业务在收入中的占比,增加综合服务收益。

二、LPR新机制的主要变化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LPR新机制的主要变化

自2019年8月20日起,人民银行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点30分发布一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首次發布了新的LPR一年期LPR为4.25%,5年期以上期限LPR为4.85%。自首次发布以来,LPR利率已多次下调,至2020年4月20日,最新报价为:一年期LPR是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为督促各银行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到今年3月末,各银行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低于80%。对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也要求实施转换。这标志着LPR推广应用已进入实施阶段。

(二)LPR新机制对商业银行的主要影响

LPR机制改革以后,央行要求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LPR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在此基础上加减点差。受LPR新定价机制影响,贷款利率下降短期内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造成一定影响。从长期看,这次改革的关键词是市场化,将有利于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经营更加稳健。推行LPR定价后,对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挑战。银行要持续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正确处理好授信业务发展过程中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平衡好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控制好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具体来说,对以下方面影响较大:

1.商业银行盈利压力增大

LPR 使商业银行盈利承受压力,存贷利差收窄。自去年LPR新机制改革以来,贷款实际利率呈下行趋势,一方面切实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但另一方面却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客户在贷利定价方面会有更多的议价主动权,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降低贷款价格,而存款定价机制也放开了上限的限制,这使得银行在短期内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经营压力增大。

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新的LPR形成机制,提高LPR的市场化程度,更快、更有效地传导了贷款利率的市场供求关系。商业银行为了增加存款,获取更多的存款客户,可能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加大资金成本来吸收存款,使负债成本提升。另一方面,为了投放贷款,争取优质的贷款客户,又得降低贷款利率,这就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3.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LPR 将提高贷款端的传导效率,定价管理要求更高。利率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传导一般是通过 F T P 曲线来实现的, 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F T P 定价曲线一般采用的是“F T P 定价基准 + 期限溢价+  调整项”模式,商业银行以 L P R 作为存贷款业务 F T P 曲线的定价基准,调整项则包括战略性调整因素、市场流动性因素、风险调整因素等。LPR改制后,贷款利率在原一年期的基础上,增加了五年期以上期限品种,在制定F T P 定价曲线时,各期限利率形成一条定价曲线,其他期限的贷款利率则需在 LPR 基础上增加期限溢价。由此可见,政策利率首先传导至 LPR,然后发挥LPR在 FTP 定价曲线中的定价基准作用,再传导至贷款端。因此,LPR的应用会加剧贷款利率的波动性。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的定价上,需要综合考量客户的经营状况、资金流、信用等级,再确定贷款的利率报价水平,对贷款利率实施差异化的管理。银行需要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根据客户的属性,结合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情况和信贷政策,用数据和技术去分析确定利率报价水平,这就对商业银行风险定价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4.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上升

市场利率的变化使各商业银行更独立自主地管理利率风险。LPR新机制改革后,贷款利率、资金成本波动更加频繁,加上实施后LPR呈下降趋势,这就引发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减。商业银行为提高贷款的盈利水平,会选择往中间业务和综合化经营探索和发展,会倾向于更多地涉足高风险、高收益领域的贷款。为了提高贷款利率有可能配置一些高风险客户,从而导致银行信用风险上升,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难度更大 。

5.改变银行资产结构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方式,目前来说主要是贷款,债券与股权投资的占比较小。从披露的数据看,截至2019 年6 月,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与股权及其他投资的总和仅占贷款总额的 38.4%。LPR推广实施后贷款定价更加市场化,贷款利率下行,债券对银行会更有吸引力,商业银行会更加重视债券与股权投资,规模将有所扩大。

三、商业银行应对LPR新机制影响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金融创新和转型发展

商业银行要转变传统获得高额息差的经营模式,加快数字银行的建设,提高手续费收入和服务费收入的占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通过为客户提供体验度高、金融技术含量大的综合服务,提供销售创新型产品,扩大客户数量,持续增加中间业务在收入中的份额,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二)提升资产负债平衡发展的管理能力

商业银行一方面要降低存款的成本,通过优化负债的结构,适度提升主动负债占比,对个人存款客户、中小企业存款客户、企业基本结算户这些稳定性相对较强的存款要重视,让个人客户储蓄存款、结算类存款在各类存款中的比重提高,使存款结构更加稳定合理,降低资金成本。也要发挥新增信贷投放的杠杆撬动效应,重视资产投放而派生的上下游存款沉淀资金,带来低成本的负债资源。另一方面,优化授信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收益水平。在LPR加减点定价模式应用中,要选择优质客户,平衡客户的信用风险与利率定价水平的关系,既保证了信贷投放的收益,又控制信贷风险。在资产结构调整上,可进行资产结构调节,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等传统贷款并重,还可通过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来调整优化资产结构。

(三)完善商业银行 FTP 定价曲线的形成机制

随着LPR的推广应用,商业银行应将 L P R 并入 F T P 定价曲线的基准中, LPR在FTP曲线的利率中起到更强的传导作用。采用 LP R 作为存贷款业务 F TP 定价曲线的定价基准,利率政策先传导至 LPR,然后发挥LPR定价基准作用,通过 FTP 定价曲线传导至存贷款端。同时,不断优化 F T P 定价曲线的调整项策略,可从架构、流程、方法、技术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风险定价体系,完善 F T P 定价机制。最后,要综合考虑客户的属性来进行定价分析,结合客户经营状况、风险信用等级、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等因素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差异化精准定价,提升定价管理水平。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近年来,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更高,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虽然商业银行在贷款端已建立成本加成法作为基准的定价模型,以RAROC、EVA 为目标,在定价上对客户信用等级、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后确定溢价,但市场化定价并未真正形成。商业银行应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进行准确的识别、计量、监测,建立动态的风险计量模型,以数据分析作为参考依据,制定与风险管理相适应的、合理的溢价水平,对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和控制,以应对LPR利率波动加剧带来的风险。

(五)商业银行应多元化配置资产

自LPR新机制以来,贷款利率呈下行趋势,使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缩窄,商业银行在配置资产上应更加多样化,增加债券资产和股权投资的配置比重,让信贷产品和债券投资比例更加均衡。

四、結束语

总之,随着LPR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水平明显提高,逐步与市场接轨,LPR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分析判断,强化基础数据治理,加快科技信息化进程,优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金融产品,加强资产负债平衡管理,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博,朱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形成机制及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9(10):41-46.

[2]曾刚,王伟.LPR形成机制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J].债券,2019(9):7-12.

作者简介:

吴维娟,中国银行潮州分行。

猜你喜欢商业银行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银行家(2020年10期)2020-11-062019年农商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摘要银行家(2019年9期)2019-11-21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今日财富(2019年26期)2019-09-24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银行家(2018年11期)2018-11-16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财讯(2018年6期)2018-05-14银监会: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银行家(2017年1期)2017-02-152016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陪名表银行家(2016年10期)2016-11-10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核心机制框架的构建现代企业(2009年8期)2009-10-10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新机制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