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生涯教育校本课程构建及成效探索

李志学

在我国经济发展“腾笼换鸟”的大局之下,中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对从业者来说,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储备和专业的劳动技能都有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教育中践行,为学生谋发展。我校自2017年开始,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了初中学生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并付诸实施,取得一定成效。

一、生涯课程构建的指导思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育是净土,但不能有围墙”。2022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新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法律层面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新法的颁布有利于重塑社会共识,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在升学政策方面也给予了职业教育大力的支持,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正在从放宽到拓宽,将和普通教育齐头并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的储备,拥有“一技之长”也将成为“天之骄子、大国工匠”

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诸多领域有着先行先试的条件,例如:第一所结合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圳综合高中落户深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试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其后再进行专业选择,将大学的培养模式下沉到了中学阶段;
全国第一所综合性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落户深圳坪山,尝试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给予不同特点的学生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成长平台,打破学历通道的壁垒,形成多元评价的共识;
深圳也创新了在中考前和中考后开设职业学校和高中的自主招生通道,让学校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同时,国家也放开了高职高考的通道,更多的职校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高考的平台进入大学深造。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就是要学习国家的方针和政策,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次,要走向社会,充分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各行各业的基本特点,这样在教育的过程中才能确保意识不掉队、思想不脱节。

二、生涯课程构建的基本准则: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特质开展生涯教育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较快。重大的科技领域每三到五年一个台阶,除了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相对固定外,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电商自媒体、专业养老服务等方面都急缺大量专业的人才。如果我们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这些行业爆发之前做好人才的储备,无论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对劳动人口的就业选择都是双赢。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应还有人生经验智慧的传递,未来学生们想从事什么工作?该职业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具备哪些特点和特质?是否适合从事这个职业?怎样给予科学的建议?这些是教育工作者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每位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孩子至少有一项天赋,语言天赋、手工天赋、运动天赋、艺术天赋……总有一项能与他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所对接,而教师就是那位“穿针引线”的使者,一方面掌握时代特点,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润物细无声”中把握教育契机,点燃学生的希望,形成职业的萌芽。此种状态下,教育工作者只需轻轻助力,就可实现最适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此,我校创设了“导师制”,由一名教师与若干名学生进行结对,经常沟通,交流看法,为学生梦想导航。

三、生涯课程构建的路径

结合学情,我校从校本特色教育课程、生涯教育活动、德育特色、课程评估、教育成果五方面构建了适合初中生的生涯教育课程,并初见成效。

1.学科融合下的校本特色教育课程

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带职业特色的选修课,分为体育运动、文化欣赏、劳动技术、艺术创作、科技创新5大类,精品课程共计约40门,让学生无须走出校园,就能体验到竞技运动、音视频编辑、烹饪、设计、编程、心理、陶艺、武术、绘画、戏曲、机械等不同行业或者职业的初步工作内容,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这些选修课还注重与基础教育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如语文与剧本创作、影视欣赏、编辑出版等选修课程融合;
数学与会计、模拟沙盘等课程融合;
英语与模拟联合国、翻译等课程融合;
物理与机械原理、奇妙的宇宙等课程进行融合;
化学与烹饪、食品加工等课程进行融合,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受到历届学生的欢迎。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埋下理想的种子。

2.“家校社”资源共享下的生涯教育活动

学校每学期开展家长讲坛、专家讲座活动,充分利用“家校社”的资源,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技术能手对一线教师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拓宽教育视野,掌握第一手的信息,避免和社会脱节。同时,也将这些资源带入课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如将从事法律、医疗、科技制造、建筑、食品、IT编程、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方面的专家请进校园中,就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们,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前,“家校共育”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家庭的资源、社区的资源都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学校作为“家校社”共育的枢纽,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着协调的作用,教师可以整合资源对学生的兴趣实施影响,从而建立起学生时代的职业理想。例如:教师家庭中从事教育的比例高于非教师家庭;
疫情形势下,“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青少年立志将来从事医疗工作;
国家“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吸引着学生将来从事航天科研工作。

3.價值引领、科学指导,充分发挥德育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价值引领。在社会中,职业的不同实际上是分工的不同,只要是凭借劳动而获取的,都应该被同等尊重,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应充分的传递这一观念。

其次是科学指导。在生涯教育校本课程中,我们可先通过社会调查,向学生们传递当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的现状,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劳动者素质、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引导,引导学生尊重每一名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在学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的后勤工作人员,都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感恩;
在社会上,无论是乘车时遇到司机,理发时和理发师沟通,购物消费时和服务员交流,都应充分地尊重相关劳动者。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后,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差异都会缩小到一定范围,每一个社会的参与者都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从业者的思想觉悟、专业素养越高,社会发展就越规范、越有序。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除了给予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外,还有价值的输出,尊重每个行业的从业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生涯课程评价

每门课程设置的学分为5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每学期选择一门生涯课程进行学习。根据授课计划,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达到课程考核要求,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初中阶段修满18学分以上为合格,20分以上为良好,22分以上为优秀。

四、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全面关注,育人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每个学生都是第一名,只是我们愿意为他另起一行——勇争第一”反映着每个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但成功不应仅指一张漂亮的答卷、一个耀眼的分数,更应是指在不同赛道中正在努力拼搏的芸芸众生。中学阶段的赛道其实有很多条,但受限于多年刻板印象,人们往往只关注到一条升学通道——“中考和高考”,而忽视了其他赛道上同样可以获得成功。办学七年来,我校已毕业五届学生,升学率都达到了百分百。坚持全面关注,育人道路上不让一人掉队。生涯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要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信心犹如灯塔,能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点燃学生奋斗的希望。无论是考入高中还是职校的学生,我们都会定期组织教师去看望学生,了解其近况,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继续奋斗拼搏。在这股“师生情”的鼓舞下,学生一定能走得更高、更远!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生涯教育工作者职业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吐槽退役生涯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20年2期)2020-06-16我的地下工作生涯湘潮(上半月)(2019年9期)2019-05-22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职业写作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时代人物(新教育家)(2017年10期)2017-12-18我爱的职业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3-29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推荐访问:成效 构建 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