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散文备考策略研究

袁杰

摘 要:高中语文教材中,主要的文体形式之一就是散文,且这部分内容在历年高考中占比较大。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对散文的考查相对以往更注重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散文在语文科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涵盖了多种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形式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文学鉴赏等。而散文备考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散文系统化学习、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且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旨在传递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因此备考散文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语文;
散文;
备考策略

散文的类别多种多样,虽然不同类别散文的突出特征都体现在“形散神不散”上,但性质不同的散文,思考路径、思维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高中生在该阶段的学习中,会逐步形成较强的自主性、能动性,需要教师通过科学思路、方法的应用,基于学生这一主体作用的发挥,引领、推动学生融入散文世界,就作者内心进行深入品读、探究,确保学生和作者之间的精神共鸣有效生成,实现散文学习的有效性。新高考对散文备考提出了新要求,即学生要具备较强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散文,同时还要具备较高写作能力,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准确、清晰、有逻辑的表达。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实现散文备考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结合新高考要求探索、实践新的备考策略。

一、关注心理,提升质量

高中散文的教学中,一些情况下阅读能力往往会被理解为阅读方式,但这种理解相对片面。能力既涉及活动完成中所应用的某些方式,又包含活动顺利完成中必备的一些心理特质。从这方面来看,散文备考中就要关注学生心理。通过日常反复训练的开展,来稳定学生特定备考心理,确保学生与散文知识相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快速做出对应的反应,促进学生散文阅读速度、质量的提升。

基于新高考的散文备考阅读,与日常凭自己喜好、目的等进行品味的自主阅读有所不同,新高考下的散文备考阅读具备特定的任务。对此,学生做题时,考试意识要相对明确,同时也要将下面问题确定好:知道、了解散文的大意内容,从整体上、系统上进行把握,同时对文章的类别进行初步判定:对文章所表现主题、所抒发情感进行思索,同时还要考虑文章的层次有几个,写作手法主要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其中跟主要事件、人物等有关的语句有哪些等[1]。在学生将上述问题弄懂、弄清的情况下,答题质量自然能得到一定提升。而在学生具备这种良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文章阅读中就会形成一种定向关注思维,这能避免学生以往阅读中不得要领、被文章牵着走的问题。

二、明确类别,掌握差异

散文有着相对独特的文体和丰富的内容,以及多样的形式。而以内容为依据进行划分,散文主要有写文记事、写景状物、哲理思想等多种类别之分。类别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其中对于写人记事这种散文来说,主要表达方式为记叙,而起到辅助作用的则是议论、抒情;
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来说,是以描写说明为侧重点,同时也有一些议论性、抒情性内容存在其中;
对于哲理思想散文来说,主要的侧重点就是议论说理。

比如:叙事类散文的复习阅读中,要在事件四要素、作者围绕事件进行议论的语句内容上提高关注度;
记人类散文的复习阅读中,要在人物描写、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精神和品质评价等的语句内容上提高关注度。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来说,它主要是以景物描绘为侧重点,涉及的描写对象一般是自然山水、民族风貌等。文章基于对这些描写对象特征的描绘,展现了独特的风采魅力。而之所以写这些内容,作者最主要目的在于寄托自己的情感[2]。此类散文的阅读中,要在字里行间作者所蕴藏的思想情感上加大挖掘力度。对于哲理思想散文,这种散文不同于议论文,通常在开头会描述一件事,以此为前提进行对应道理的论述,继而再进行相应的评论、总结。所以阅读中,要在文章描述事件上加强重视,也不应忽视一些观点、论述方式等内容。在备考最终的冲刺阶段,只有教师在学生类别思维上加大引导力度,让学生在训练中以文章的题目、开头为依据,对散文类别进行判断,从而定向关注各类散文特征、要素,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三、读懂文义,回归主题

散文内容的服务对象就是中心主题,而以文章内容表述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主题,需要学生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够将文意、主题读懂、读出。而要想将中心内容有效归纳出来,立足点、切入点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方面,需要教师指引学生从以往的段意概括逐渐向全文内容概括方面过渡,并要求学生通过一句话的应用,将中心内容简要提炼出来,同时,强调学生要能够基于文章事件因果关系、人物情感变动等,将主题挖掘出来。

对主题的把握,文内关键点也不容忽视,如议论、抒情、总结等句子都是文内的关键点所在,而事件、人物等的比对也属于一类关键点。散文阅读中,需要学生将这些关键点内容圈点勾画出来,从而便于对作者观点、立场、情感等的把握。在将关键点牢牢把握住的情况下,对文章脉络的把握自然也能实现[3]。在江苏卷(2015年)中,选了这样一篇散文《比邻而居》,这篇散文每个自然段都在最后一句留下了关键内容,即对邻居特点的概述。做题的过程学生将这些关键点画出,即可将文章脉络梳理好,继而在比较四家风格的前提下,即可对四家不同生活特征、风格做出明确的分析。而学生基于风格的分析,会在文章最后段落投入注意力。“艾草味里……弥漫,散开”是最后一段中的句子内容,起到的作用为“束”。文内先是对不同生活方式进行了描述,结尾则做了统一处理,阐明不论生活风格如何,相同文化背景下都有一定的雷同性存在。将这层意蕴阐述出来的情况下,意味着学生已经很好把握了文章。主题的提炼有一定要求,即需要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考虑,无中生有的现象不能存在,只有如此,对主题的把握才可以更精准、更全面。

四、关注问题,把握规律

散文阅读中,以文章思路为参照,在真正读懂的情况下,仍然有部分学生存在答题方面的困难,如不会答、无法精确回答出关键所在等。这方面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学生对于答题规律的把握不够。句子理解是高考中常见的试题内容,这类试题通常强调要就文内富有含义、哲理意味的句子进行分析,而要想达到对其内涵的精准把握目的,必须抓住其中关键词,之后与语境相结合,与文章注释、背景等紧密相连,就潜在义、引申义等进行搜寻。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散文诗为例,作者通过讲述保姆和自己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乳母的真挚怀念和赞美之情。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即查阅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景,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情境。之后引导学生去理解文学体裁和结构,这是一篇散文诗,结合散文和诗歌的特点,体现了平实的散文叙述和诗歌的抒情和节奏感。紧接着推动学生去关注人物描写、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继而通过保姆的形象,可以引申到对人物的赞美上,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等。后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潜在义、引申义,就要引导学生从散文中的细节和情节出发进行深入探析,若已学过其他类似主题或风格的作品,可以与之进行比较和联系,找出共通之处和不同之处。比如和其他描写劳动人民、对家乡怀旧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作者如何在这些主题上进行表达。这种对学生规律把握的训练方式,有助于学生在面对高考试题时更好地关注

问题。

五、强化意识,有效备考

(一)从题干角度强化审题意识

审题意识是理解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能力。在新高考下,考生应当注重题干,从中抓住关键信息,明确任务要求。这方面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干,确保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不漏掉任何关键信息。之后分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主题、立意或者写作目的。在此基础上明确关键词,即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确定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从高考散文题设置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在题型常见设问方法上提高关注度,比如文中某句或某段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结构上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还应该在变式提问上提高关注度,比如文章采取某某开头或结尾的方式优点体现在哪里?请对文本开头段、结尾段进行赏析。通过这以上内容的关注,即可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这对于学生阅读速度、答题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4]。以高考江苏三模卷(2015年)为例,14题(散文:《你为什么要流走》)涉及的内容如下:文章反复出现了文本题目,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这里的“反复”就有一定暗示意义,随即学生自然能联想到的作用就是“反复”重在强化情感,也是对线索的一种交代,之后学生再看题时,作答的方向也会更明确。从大多数学生模拟试卷答题情况来看,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较强的审题意识,尤其是题干要求经常会遭到漠视,影响解答准确度。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思路、要点等是学生正确解答的方向所在,而在学生审题意识上进行强化培训,指导其将题干关键内容把握住,自然会形成清晰的答题思路。

(二)从答题角度强化规范意识

规范意识是指在答题过程中,严格遵守考试规定,规范书写,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强调学生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答题,即遵循考试要求,按照规定格式和字数要求完成作文。同时,注意书写规范,字迹要清晰,排版要整洁,确保答卷的可读性。答题后,还要仔细检查答题,如检查答题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确保没有遗漏。

新高考对考试规范性的要求极高,学生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合理组织答题结构,规范书写,这些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得分情况。而规范意识是学生在高考之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备的素养,培养规范意识不仅仅是应试需要,更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散文备考中学生规范意识的培养,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文字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条理性,这些都是在散文备考中必备的能力。教师实践中,可采取范例演练的方式,提供大量范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规范的答题方式,如何规范地组织语言。同时,做好规范训练,要定期组织规范训练,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答题训练,着重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后面要对学生的答题进行及时反馈、指导,指出其不规范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三)从理解角度强化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的能力。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题目中的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思想和表达方式。一方面,深入阅读文本。仔细理解文章的主旨、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另一方面,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包括起承转合、主次分明等。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特点,即注意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包括修辞手法、逻辑关系等。

散文备考中,从理解角度强化学生文本意识重在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它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含义、作者的观点、文本结构等,文本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理解题目至关重要。面对新高考下的试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而在这方面文本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能力,厘清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这对于散文类题目的答题至关重要[5]。不仅如此,学生通过理解和分析文本,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表达。这方面备考训练中,建议教师可采取以下手段:第一,多角度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文本,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第二,文本解析训练。组织文本解析训练,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来增强他们的文本意识。第三,写作实践。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实践方式,都能让学生在散文备考中逐步增强自己的文本意识,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结束语

面对新高考模式和新高考要求,师生必须做好应对方面的准备工作。高三阶段的学习中,以复习为主,而对于语文这一主学科来说,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散文的备考。散文在语文课上是靓丽风景线一样的存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价值。为了构建适合新高考要求、模式的新散文复习体系,并基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尊重,教师要采取多元、有效的备考策略,让学生的散文学习、阅读理解有一个质的提升,以便学生面对试题时不慌乱、不抗拒、不退缩。

参考文献

[1]杨燕.新高考背景下的全国卷散文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1):113-116.

[2]许姗姗.识文尊路聚形绘神:“四新”背景下高三散文复习课的一次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1):117-120.

[3]李心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新高考Ⅰ卷现代文Ⅱ(散文)备考策略和建议[J].广东教育(高中版),2020(11):4-6.

[4]李骥.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备考指要:以2020年山东卷高考散文为例[J].广东教育(高中版),2020(11):11-13.

[5]高洪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散文有效阅读教学探微[J].语文课内外,2020(34):190.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新高考散文 散文两篇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散文两章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19期)2016-09-07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考试周刊(2016年54期)2016-07-18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7期)2016-04-26

推荐访问:高考 备考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