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李洵

(西昌学院 艺术学院,四川 西昌 615000)

2014年11月彝族服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彝族刺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届时,凉山彝族服饰及其刺绣真正走进大众的视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凉山彝族服饰作为彝族人民生活的基本要素,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服饰种类繁多,色彩典雅明亮,工艺精致细腻,但仅作为服饰本身,服用范围仍限定在彝族人民、旅游摄影、舞台表演等。近几年,随着国家各类扶持政策的实施,凉山彝族服饰市场呈现空前的活跃景象,由此衍生的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大部分凉山彝族非遗文创产品没有充分认识理解传统文化、创新少,水平较低,无法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对文化的不重视,亦是对产品设计的不理解。

文创设计,从字面解释,即文化创意设计,其中包含文化和创意两方面的内容。文化是核心,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类文化,没有文化的依托,就不能被归为文创;
创意是思维,它是不断的发现新领域、探索未知的过程。文化创意将文化元素经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智力再加工,为产品注入附加值,释放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创设计可以被视为一个“给予”的过程,是借助文创产品给予消费者功能、审美、文化、情感等多方面体验过程。既然是给予,就要首先了解自身所具有的可供给予的内容,知道自己有什么。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不应是将服饰的显性元素重复呈现于不同的载体之上,将元素进行简单复制的方法不符合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凉山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内容丰富,服饰中沉淀着历史、文化、信仰、民俗、道德观念等,都是可用于创意设计的素材。文创产品设计需要根植于传统,将传统融于现代生活中,以具象的形式进行表达,使产品既能承载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人生活与审美习惯。

在设计任何文化创意产品之前,都应对其涉及的文化、背景、寓意、故事甚至传说等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研究。凉山彝族服饰是中国彝族服饰的一大类型,因辐射面较广,根据不同的方言区,又分为大、中、小裤脚地区,每个地区的服饰习俗又有所不同。将文化作为再设计元素,应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凉山彝族服饰各方言区的服饰文化,选择其中与所开发产品最为贴合的、有价值的信息加以运用,以“少而精”的实际原则,不必将过多的寓意、内涵融入一件产品中,以保证产品所传递的内涵清晰准确。

2.1 面料

传统彝族服饰面料因生产资源的影响主要以麻、绵羊毛为主[1-2]。从原料—纤维—捻线—织布—做衣均由制作者完成。在传世彝族服饰实物中也可见棉织物和丝织物。发展到今天,麻布、棉布、丝绸面料已经直接在市场购买成品,仅部分羊毛织物还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羊毛织物的服饰种类主要包含羊毛百褶裙、瓦拉、披毡、背心等。百褶裙、瓦拉属纺织工艺,披毡属擀制工艺,差别较大,外观不同。百褶裙面料属平纹织物,后期利用手工针制作成褶裥单位宽度1 mm的面料,羊毛原色,有弹性。瓦拉面料以100根羊毛经线作为布料幅宽,织成人字斜纹面料,板正厚实。披毡面料属羊毛毡,直接用羊毛纤维进行擀制,再根据服装款式需要进行裁剪制作。凉山彝族毛纺织与擀制技艺于2023年10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面料的再设计在凉山彝族非遗文创市场较少,但也可成为产品设计的一大方向。

2.2 色彩

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的形成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2]。黑色是彝族色彩文化中的基础[3],在史诗《阿细的先基》中,黑色是铁文化的象征。黑色有大、旺盛、美、庄重的意思,象征着刚强、坚韧、成熟等优秀品质。彝族尚黑,以黑为美。凉山彝族服饰多以黑色、深蓝色为底,在传统的观念里,服饰的深蓝色也归类于黑色。彝族传统服饰制作中,服装材料多以羊毛、棉麻为主,这些纤维材料通过植物染色,最易获得的色彩就是黑色。黑色作为服装大面积的色彩,奠定了凉山彝族服饰古朴沉稳的特点。在大面积凝重的色彩上,再饰以局部的色彩斑斓。与凉山彝族漆器不同的是,凉山彝族服饰的彩色层次丰富,包含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特别是刺绣工艺的实施,多是用艳丽的色彩。这些五颜六色的色彩再通过面积的控制以及工艺的划分进行调和。在文创产品色彩的设计中,从服装提取重构,更应该重视产品色彩的整体基调,以优雅庄重为宜。

2.3 纹样

凉山彝族服饰纹样作为服饰的重要装饰部分,同其他民族服饰相似,多位于服饰的襟边、袖臂、头帕、衣领、帽子、环肩、荷包、腰带、裤脚等部位,具有装饰、加固等功能。纹样内部结构简单,多用几何、抽象、夸张、象征的手法[4],更注重外部轮廓的表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由于彝族祖先长期从事农牧业,所以彝族服饰纹样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动物以及植物,如动物类的鸡冠纹、羊角纹、牛眼纹、兽牙纹,自然类的太阳纹、波浪纹、日月纹等。每种纹样又因其原型在生活中的实际地位、用途、价值等,被赋予不同的传统寓意,如表1所示。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纹样的寓意与产品形式相融合,能够更好地传达产品的内涵,获得青睐。

表1 凉山彝族服饰常见传统纹样及意义

2.4 形制

凉山彝族服饰形制多达300多种,不同的方言区,其服装形制大同小异。根据不同的服饰种类,对比其他民族服饰,又有典型的特征。一是男子裤装,根据不同方言区,分为大、中、小裤脚。“大裤脚”形如裙子,裤脚宽近2米,多用蓝色棉布缝制,裤脚口为毛边斜料,裤腰用棉布系扎,多为白色、紫红色。“中裤脚”裤脚宽1米左右,膝以下加黑布一层,再饰以白布条盘花。腰带两头作图案花边刺绣,系时露出体外。“小裤脚”裤脚很小,腰大,吊档,穿着后形如马裤。二是男女上衣,大襟右衽,或长袖或短袖,胸口处的结构最具特色。不论男女老少,胸前服装结构不以整块布料制作,而是将布料断开后重新拼合,拼合的过程中可加入镶、嵌等工艺,刺绣纹样也沿着服装结构布局,别具一格。三是瓦拉和披毡,男女老少皆可服用。以羊毛纺织而成,工艺不同,款式不一,服用亦有严格的要求。瓦拉和披毡同属于披挂式服装形制,无纽,整体宽实厚大,可半披也可包裹全身,白天当衣,晚上作被,具有强大的保暖功能性[5]。四是男子战服,以粗犷的兽牙纹作为整体装饰,满铺,形式夸张,具有力量感和视觉冲击力。

2.5 工艺

凉山彝族服饰的传统工艺主要包含了织、染、绲、镶、嵌、刺绣等工艺。刺绣工艺是再设计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最容易使产品获得民族调性的方式之一。刺绣工艺中又以贴花工艺识别性最高,且制作过程相对简单,用时短。现在彝族文创市场上,以贴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工艺过于简单重复,无法于载体相融合,不能成为优秀的产品设计。凉山彝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包含种类较多,从布料的纺织、染色,再到结构的分割、拼合都独具特色。将工艺融入产品设计,应注重工艺的精益求精。彝族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部分,遵循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传统工艺中所包含的优良品质应体现在工艺再设计之中。

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市场整体呈现出“散、弱”的特点。文创产品种类较多,但形式单一,贴花类产品占据大半,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一般产品设计的所有流程外,还包含着对传统、对文化的理解。针对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现状,梳理出以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重视调研

市场调研是设计工作不可或缺的前期筹备环节,它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意灵感。调研过程中,我们需要全方位地考量人民的生活情感、市场环境的实际需求以及生产技术的现状等关键要素。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紧密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诉求,捕捉市场趋势和信息动态,为产品设计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石。凉山不同方言区的彝族服饰习俗都有所差异,只有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才能充分了解各个区域的服饰特点。仅从某一个地区或某些图片是不能研究出服饰内涵的。产品设计前期调研工作还可为设计研发提供准确的市场定位。同时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深入了解,能够寻找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设计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调研之后,需对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汇总整理,综合考虑设计出产品研发框架。从非遗再设计元素中选定与设计产品主题相和谐的内容,确定产品的形式,运用传统或现代工艺手段,实现创新设计目的。如图1中丝巾的设计,即是由田野考察中所发现的彝族家具作为设计灵感。彝族家具实物图案的精美是在服饰市场中无法见到的,却植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丝巾设计保留了传统实物自身的图案,运用了现代设计原则从新布局,配色保留对比的特点,强调对比与调和;
工艺运用了真丝数码印花,在保留原滋原味的彝族图案基础上,采用了现代工艺,控制产品成本。产品一经上市,就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1 “杜嘎薇薇”丝巾设计Fig.1 ScarfDesign for"Duga Vivi"

3.2 产品设计的同质化与差异化

目前,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产品多是将日常用品作为半成品,以彝族服饰元素进行二次美化,如常见的手机壳、包袋、T恤衫、镜子等。这种日常用品和彝族审美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即为常规,对民族文化解读较为初级,但是设计成本较低,具有实用性,能快速复制。这种设计生产模式很容易导致产品市场的同质化。同质化虽促进了产品的迅速普及,但是降低了产品的独特性,初期市场反应良好,却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削弱消费。产品市场的同质化是难以消除的,市场上一旦出现有创意的新颖产品,会引发快速复制,特别对于低价格、简单工艺的产品。同质化是双刃剑,可促进市场的繁荣,过于同质化,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这时就需要产品的差异化来活化市场。产品设计的同质化与差异化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面,在产品市场,同质化促进产业化,差异化提升市场活跃度。两者的作用相辅相成,成熟的产品市场应在适度同质化的基础上追求差异化,而不是差异化明显,却无人问津。

3.3 设计理念的提升

随着消费者的眼界逐渐开阔,见识越来越广,对文创产品设计附加值的要求越来越高。贴图类产品在初期虽引发了高频次消费,但随着审美视觉疲劳,正逐渐被市场所排斥和淘汰。产品的设计除注重功能和审美,还应该兼顾文化与情感。产品差异化的表现可从文化特色、工艺技术、创新创意方面入手,最终着点于情感。文创产品不属于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是精神文化的提升。情感可以是产品本身的情感表达,也可以是营销氛围的情感传递,或消费服务的提升。这种理念更加重视消费者在产品购买、使用过程中的情感收获。情感是复杂的,产品的物质形态能够直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使人产生情感体验,而时间、空间以及产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和留存的记忆信息,则从精神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行为意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应“专”,而不是“多”,多显得杂乱,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凉山一年四季阳光灿烂,是天然的文旅资源,“日光浴”亦是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在晒太阳过程中,茶与棋牌是时常成为必需品。以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特色扑克牌,将扑克牌中的“J、Q、K”图案运用美姑地区彝族服饰进行人物再设计,整体传统又具有现代设计感,如图2。通过棋牌的特色设计,将消费者的情感记忆与棋牌相结合,看见物品即可想起那段时光。

图2 “彝族印象”卡牌设计Fig.2 Card Design for"YiImpression"

3.4 设计师的重要作用

设计师的自身素养是设计作品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高质量的设计作品要求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民族文化,掌握现代设计工具和方法,将个人的设计经验、审美修养、文化底蕴等方面的积累选择性地融入其中。对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并不是一朝一夕,需要设计师全方位收集信息,对民族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听取多方的意见,利用科学的态度进行考证,形成自身的文化知识图谱。

设计师原创设计能力一直被视为产品设计的关键能力。文创产品的原创一定是建立在设计师充分了解文化的渊源、涵义等的基础上。生产材料、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资源、产品品质、成本控制等影响产品落地的综合性因素,同样检验设计师的水平。特别针对创新产品,创新设计方案能否顺利实施与设计师对工艺的掌握程度关。设计本不是单一的内容,设计师需要熟知产品从调研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创产品设计不应停留于简单的工艺复制,更应与时俱进,将传统优秀文化结合现代的审美、现代技术探索更符合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的产品。

猜你喜欢 遗文凉山彝族 乡村振兴视角下增城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包装工程(2022年16期)2022-08-30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广西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玩具世界(2022年6期)2022-03-21彝族海菜腔心声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彝族荞粑粑动漫星空(兴趣百科)(2020年5期)2020-06-10非遗文创雕版作品食品工业(2020年5期)2020-06-03

推荐访问:彝族 遗文 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