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华 雷

***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分析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得出的正确结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设计,到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实验,再到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的尝试,直至辛亥革命,我们的先辈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大胆的尝试,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19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初,正是世界现代化大潮激烈涌流时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那时抓住机遇起家的。而我们却一再错失良机,实现现代化的愿景一再破灭。最为典型的就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起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时曾志气满满,认为他的民族、民权追求已经实现,只要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中华民族就可以很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但是,随后出现的却是北洋军阀统治和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原本是战胜国的中国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权益,反而还要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与压榨。恰逢此时,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开启了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又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现代化的愿景是美好的,现代化的实现则是很难一帆风顺的。站起来的中华民族必须有强大的实力做保障,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建立起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一点,我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充分共识。

早在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1964 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把“四个现代化”确定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并准备在不太长历史时期内实现这一目标。1975 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发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号召。可以说,这一段时期中,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还是粗浅的,以为推进现代化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结果事与愿违。

社会主义必须是立足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总结前期现代化建设脱离国情、超出国力的教训,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面向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制定了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从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直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
从沿海开放到沿边开放,再到全面开放;
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再到其他各方面创新……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道路。

在这条道路下,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从世界现代化历史来看,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是容易做到的,但要长期维系则是十分困难的。一些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转型,新旧矛盾交织,往往很难化解,有的甚至发生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一系列长期积累的老问题成为难啃的骨头,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同时,国际局势变幻不定,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世界经济危机四起,社会更加动荡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方面,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另一方面,我们对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再者,我们的现代化战略不断完善。在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基础上,我们全面谋篇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同时,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总结以往现代化建设经验,汲取国外现代化建设教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空前提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了可靠的制度、体制、机制保障。

经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实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日益成熟、体制机制日益完善,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经形成并巩固。

对于这条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人类现代化新路。它跳出了以往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固有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化制度、体制和机制,表明中华民族完全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现代化,打破了人类现代化只有西方一种道路的神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更加文明的现代化道路。它抛弃了西方资本主义依靠对内残酷剥削、对外野蛮掠夺实现现代化,靠牺牲他人乃至人类利益维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展示了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快速赶超的现代化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赏。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中国式中华民族现代化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年3期)2019-03-18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中国式失败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10期)2016-02-27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推荐访问:强国 复兴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