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熺,初心镌刻祖国大地

聂容止

1966年入党,在党近60年,林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明推广菌草技术,献身西部大开发,致力于精准扶贫,并为世界扶贫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很多国家,菌草被称为“中国草”。

有一位老人,则用菌草“圈粉”全球:

“移民扶贫情意浓,闽宁合作暖人心,双孢蘑菇致富快,多亏福建扶贫队。”宁夏老百姓自发改编山歌来歌颂这位种蘑菇的扶贫专家;
而远在6000多公里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有成百上千的当地居民,经常用盛大的仪式载歌载舞地欢迎他。

他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3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一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他就是福建農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也是热播的脱贫攻坚剧《山海情》里凌一农教授的原型人物。2020年,以林占熺为代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他还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最美教师”等称号,他所在的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草所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他带领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3月4日,在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现场,颁奖词这样评价林占熺:“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黄沙破岩。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
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
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你不是田间的野草,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林占熺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钻研菌草。

“让农民不要那么辛苦”

1943年,林占熺出生在武夷山南端的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务农,家境贫寒,小时候时常饿肚子。农村的贫困、农民的艰辛在他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看到长辈们用芒萁等野草掺进面粉米糠里充饥,就懂得粮食实在是太珍贵了。我是农民的孩子,干农业是应该的。”

年少时,林占熺的梦想是学点知识,让农民不要那么苦,过上好日子。学农,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后来在报考大学时,他的志愿表中,填写的都是农业院校。

生活的艰难使得林占熺学习异常刻苦,1964年成了家族里少有的大学生。“祖祖辈辈20多代,从河南移到福建800多年,考上大学是非常少的。想学点什么好的知识,让农民不要那么辛苦,过上好日子。”林占熺说。

因为小时候苦过,所以更懂得为贫苦的人着想,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一直是他的夙愿。

1968年,林占熺从福建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
后来被调回福建农学院,担任机关第二党总支部书记,成为当时全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学院领导还曾找林占熺谈话,希望他继续往行政管理方向发展。但他最终选择了科技扶贫之路。

食用菌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生产周期短,见效快。20世纪70年代,全球大多数食用菌是用林木栽培:砍伐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

要种蘑菇,就得砍树,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菌林矛盾”一直是世界级难题。“锯一车树回来种香菇,值不值得?”还在三明真菌研究所工作时,林占熺就意识到“菌林矛盾”和随之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以草代木”的想法就从他脑海中冒了出来。

1983年,已调回福建农学院的林占熺随同福建省科技扶贫考察团来到龙岩市长汀县考察。长汀县是福建省较早开始引进椴木栽培香菇技术的地方。但长汀光秃秃的山上,只有几株数得清的马尾松。

当时,长汀的情景深深震撼了林占熺:“悬河”高出两边耕地一两米,四周山丘荒秃、耕地沙化,一派凄凉,“那真的是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生态环境极其恶劣”。

“种菇的贫困农户,不可能等树长到5年以后再砍下来种菇增加收入,我们得走一条符合我们国家特点的路。”考察中,林占熺亲眼见证了很多贫困地区,不仅没有因为种蘑菇致富,反而因为砍树导致土地沙化,进一步加剧了贫穷。

“在一户农家,有一个小孩子拉着我的手,向我讨东西吃。我当时给县领导提建议,我说农户特别困难,你们特别照顾一下。”这一幕让林占熺仿佛看到了幼年的自己,更加坚定了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能不能用草替代树木来培养菌草?林占熺再次萌生了“以草代木”发展菌业的想法。考察回来,40岁的林占熺毅然辞去行政职务,开始专心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

万事开头难。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正式研发单位”可申请立项,没有可供研发的实验室,没有研发资金与设备,没有足够的研发时间,林占熺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奇思妙想。“没有实验场所,我就向学校工程队借来5万元建实验室;
没有菌种接种针,就把家里的自行车拆了,将钢线磨光来代替;
没有粉碎机,就借用学校农场的饲料粉碎机,把野草芒萁粉碎了做培养基……”

林占熺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40多元,5万元是一笔巨款。林占熺“豁出去”了!

能够栽种菌菇的草,被称为“菌草”,可是在当时,谁也不知道草本植物能不能替代木材栽种菌菇,要使用哪些草,以及栽种什么菌菇?这是一条人们从未走过的道路,也是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我是共产党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过去几千万人要到战场上拼命,我们不用拼命,只是给自己增加点压力,为老百姓增加收入,该拼还是要拼的。”

闽西和闽北有许多蕨类植物芒萁,这种野草木质化程度较高,杆比较硬,而且生长速度快、可持续。于是林占熺就用它来尝试栽种菌菇。“当时闽西闽北漫山遍野都是芒萁。相关的菌株也很多,不知道哪个菌株有可能用芒萁栽培。能长菌丝的未必能长菇,只能一种一种地筛选试验。”

林占熺说:“我们采取三级系统法,用配方来筛选,看看哪个配方有可能生长,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试验。”

1986年10月,培养菌种的瓶壁上,钻出一朵香菇,助手飞跑到林占熺面前激动地大喊:“长出来了!不用砍树了!”

“第一次看到第一朵香菇长出来的时候,我都兴奋得不得了,我就觉得真是像发现新大陆那样,非常兴奋。”林占熺说,“只要有一朵香菇可以长,就说明我们这个办法是可行的。1987年4月25日专家们鉴定,认为这个有理论价值,是国际首创。5月份马上就把技术传播给闽西北贫困地区的农民。”

历经3年的刻苦攻关,无数次试验,林占熺终于收获了喜悦:“幸福得不得了!”

“把论文写在农民的钱袋里”

实验成功后,林占熺将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的一个村子作为试点,想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口袋里实实在在的财富。他向村民们承诺:“亏了,我百分百承担;
赚了,我一分钱不要。”当年,示范户就获得了成功。一位菇农点着钞票兴奋地说:“照这样下去,1年脱贫,2年致富,3年盖房子,4年就可以讨媳妇了!”

与此同时,一门新的学科——菌草技术就此诞生。1992年,林占熺受邀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得金奖。

“菌林矛盾”这道世界难题被攻克,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一位美国农场主向林占熺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和夫人到美国农场工作,两人的月薪相加高达14000美元,还可帮助申请绿卡入籍。

但林占熺不忘初心,自己富起来并不是他研究菌草的初衷,他的夙愿一直都是改变农村贫困面貌,他希望菌草技术能造福更多农民。“我不能因为自己富了,就把技术拿到国外让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成千上万的穷人更需要帮助。”

他平静地拒绝了农场主的邀约:“去美国只能富我一家人,我留在中国,就有可能让千千万万贫困农民富起来。”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4月,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团队带着6箱菌草草种,一路跋山涉水前往固原市彭阳县。

这里的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水土流失严重。“我们刚住进去时,各个都流鼻血,沙尘暴一来,晚上从门缝往里吹沙子,第二天早晨房间里都是沙子,条件非常恶劣,但我们都克服了。”

林占熺带领农民,将废弃的窑洞改造成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虽然当地农民都有着强烈的脱贫愿望,但对于能在玉米秸秆上种出蘑菇的承诺,他们都不太相信。

为了确保示范户取得成功,打消农民的顾虑,林占熺和伙伴们每天晚上沿着崎岖的山路,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一户户察看菇情,解决问题。最初,大沙尘暴一来,蘑菇就会死掉。林占熺等人就住在蘑菇房,观察气候变化,摸索沙漠中种植蘑菇的规律。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示范户全部成功。半年内,参加试验的农户,每户收入达2000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在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里种平菇,纯收入达1万元,比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

扶贫队的菇房里,新鲜肥美的蘑菇、木耳纷纷长出来,盼着致富的当地农户纷纷跟进种植。为了确保农民的收入,林占熺还和当地政府签订了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最终,产品销到西安、上海、广州等地。

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造产值近亿元,种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当地的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流传至今:“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1986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6个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户脱贫致富。“以草代木”培育菌菇,全国1年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也等于我们过好了日子。”

在菌草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林占熺发现,贫困县多数处于生态脆弱区,生态脆弱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从2010年起,林占熺又把菌草生态治理和脱贫紧密结合起来。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林占熺就在长汀、连城等地试验用种植菌草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成效。

从2013年开始,林占熺和团队在内蒙古阿拉善驻扎了整整9年,摸索菌草种植在防风固沙上的应用,将这一技术进一步用于生态治理。“第一,要巩固扶贫成果;
第二,改善生态。我们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改善农民的生活。”

林占熺还发现,“绿洲1号”菌草能耐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可以在黄河滩上安全过冬。“有生之年,我希望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如黄河流域、青藏高原及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功发展菌草产业,筑起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林占熺说,要让黄河“母亲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3年出席南非金砖五国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农林大学在南非开展的菌草项目作出重要评价:“艰苦奋斗,因陋就简干大事。以草代木,保持生态环境有意义。扶贫援外受欢迎,应该支持。”

为世界扶贫提供“中国方案”

“菌草技术因扶贫而诞生和发展。现在,菌草产业已从‘以草代木生产菌菇拓展到‘以草代煤发电、‘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等6个领域12个产业。”林占熺说,尽管菌草技术是中国特有的技术,但他却希望未来这项技术能够进一步造福全世界,并一直致力于此,“菌草援外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

“有红五星的地方,就是我们菌草技术推广到的国家和地区。”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标着许多红五星。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至全球106个国家,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示范基地,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

菌草技术既帮助农民致富,又保护了生态,在国内取得极大成功,也吸引了世界目光。1995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将菌草技术列为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培训项。

1997年,林占熺携带菌草技术首次出海,赴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当时,当地的示范基地还属于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不少人仍过着“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的日子。“那时看到当地村民,一日三餐无法保障,住在茅草房里,很多人穿着树叶。”

林占熺的團队也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气候炎热,疫病流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灯、电视、电话……

他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整整8年,“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赶来学习”。经过不懈努力,菌草生产从示范基地扩展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3省10区,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活。

专家组也因此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见了中国专家就呼喊:“中国,菌草!”他们形容林占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鸟——象征幸福与吉祥的“极乐鸟”。

一位巴布亚新几内亚原警察部部长甚至给女儿取名为“菌草”。因为这株小小的菌草,凝聚的是不分国籍、不分地域的大爱,是对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

时至今日,菌草已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南太平洋岛国、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称为“中国草”,成为中国为国际减贫贡献中国智慧、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为民谋利、为国争光、造福人类,这些年,我始终坚持这一信念。”林占熺说。这种迅速生长的草,既可以防风固沙,又可以做菌菇培养料,还能为牲畜养殖提供高品质又低价的饲料。一棵小菌草正在释放着大能量,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前夕发表的题为《让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署名文章中写道:“18年前,我担任中国福建省省长期间,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

作为农民的孩子,林占熺的脚下沾满了泥土,心中怀着助农真情,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的承诺。

猜你喜欢菌草蘑菇农民菌草是什么草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3年5期)2023-04-20林占熺:让“中国菌草”造福世界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年8期)2022-02-19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饸饹面“贷”富农民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菌草灵芝栽培技术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爆图团妇女之友(2016年9期)2016-11-07蘑菇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1期)2016-08-12蘑菇伞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5年2期)2015-06-16五个菌草新品种 rDNA ITS 序列克隆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6期)2014-07-12“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推荐访问:初心 镌刻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