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对策

张保伟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康养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2023年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对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开展实证研究,科学、全面地探索科技创新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对实施常州市“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具有重要意义,能为数字乡村建设在江苏省的推广提供参考。

(一)调研过程

为了全面、科学、深入地调研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探究常州市数字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课题组在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金坛区和溧阳市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2023年3—4月,通过线上线下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8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291份。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在29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62人(占56%),女性129人(占44%);1—20岁52人,21—40岁116人,41—60岁87人,60岁以上36人,分别占18%、40%、30%、12%;城镇户口125人(占43%),农村户口166人(占67%);学生、公职人员、工人、农民、个体户及其他身份者,分别占11%、17%、14%、36%、13%、9%;初中及以下32人、高中44人、大专91人、本科84人、硕士及以上40人,分别占11%、15%、31%、29%、14%。

2.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调查

在所有的调研对象中,听说过数字乡村建设的人占75%,没听说过的占25%。从调查对象对国家出台的数字乡村发展和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来看,非常了解、了解一些、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人分别占12%、42%、27%和19%。这说明需要持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从常州市数字乡村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有23%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56%的调查对象比较关注,13%的调查对象不太关注,8%的调查对象不关注。这说明调查对象对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关注度较高。

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已取得较好成就并且普遍认为发展会越来越好。村民对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程度评价较高。对此表示非常乐观的调查对象占75%,表示比较乐观的占18%,表示不太乐观的占6%,表示很不乐观的占1%。调查对象了解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渠道是抖音、微信、微博,共占43%,次要渠道是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乡村展报及标语。可见,自媒体是村民获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调查对象对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感受是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民整体数字素养得到了一定提升,认为应把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作为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推广智慧农业、普及便民服务、发展乡村休闲农业旅游,重点是建设智慧绿色乡村、发展乡村数字经济,还有数字乡村基础建设和数字惠民工程。当前,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网络直播还没有大范围推广,值得深入探索。

3.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调查

调查对象对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现状的整体满意度较高,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56%、25%、12%、4%和3%。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调查对象对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具体项目的满意度,课题组调查并统计了20个具体项目的满意度指标,详见表1。

表1 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评价分项目占比统计表

采用Likert Scale五级量表法,对满意度进行赋值,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分别按照5、4、3、2、1分进行统计,得出20个评价项目的分项得分及总得分,详见表2。

表2 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分项目得分统计表

4.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问题的调查

调查对象对科技支撑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最不满意的是网络不稳定、电商服务点较少、数字技术普及度不高、数字医疗社保运用不广、建设规划意见不统一,分别占18%、22%、20%、25%和15%。担心信息安全问题、容易泄露个人信息是调查对象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最大顾虑,占33%。其他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居民接受度不高、使用频率低、系统复杂不易掌握,以及服务效果和体验度较差。目前,制约常州市数字乡村发展的因素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缺乏智能设备投入资金、乡村居民信息科普程度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缺少数字技术应用培训、缺少政府整体规划、缺少产业带动、缺少标准产品和平台。

5.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需求调查

调查对象希望数字乡村基础设施的功能包括不文明行为智能识别、户外报警和人脸识别;在智慧管理方面,功能有远程抄表、在线投票、在线咨询、在线发布通知、在线缴费;在政府服务方面,功能有线上办理民生业务、办事信息查询、项目清单和推送政府公告;在智慧教育方面,功能有在线学习平台、网络图书馆、文体娱乐活动预报;在便民服务方面,功能有推送农业信息、寻人寻物、周边菜价、预约挂号、就业信息、外卖跑腿。

6.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对策调查

调查对象提出了一系列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在智慧绿色乡村改进方面,应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减碳装置、增加环境净化装置和开发乡村生态管理平台;在乡村数字治理改进方面,应提高政务管理服务质量、提高村务管理效率、开发乡村应急管理平台、提高党务管理服务质量、提高居民村务管理参与度;在信息惠民服务方面,应增加数字素养相关培训、提高在线教育服务质量、提高在线医疗服务质量、加快建设智慧养老院。

调查对象认为,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提高了村务管理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获得了许多农业生产知识。为进一步推进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还需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更多专业人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返乡下乡创业,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出台更多具体的促进措施。

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依次是农村旅游推广、数字化专业人才培训、村民办事服务、乡村文化传播、应急与公共卫生服务、留守儿童帮扶、老年人医疗服务、基层组织管理和农业生产管理。未来,需求较大的领域主要有数字乡村旅游、乡村传统文化直播推广、农村电商服务和数字化农业生产。

(一)乡村数字信息基础薄弱

第一,常州的城乡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存在。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常州市城乡融合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数字乡村建设中城乡数字鸿沟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年的统计,农村产业及乡村治理方面融入数字技术的初次转化率不到 20%,远远低于城镇地区的水平(84.1%)。第二,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调查对象认为基础设施内容建设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20.96%、27.16%、29.55%、12.71%、9.62%。该项满意度总得分为3.3709。第三,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的速度不够快。科技支撑数字化乡村建设,需要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资源对现有设施设备改造升级。调查发现,线上办理政务事务状况、在线医疗服务现状、乡村智慧养老建设情况、数字化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等项目的满意度得分均在3.5以下。

(二)数字化公共平台不完善

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公共平台支撑不足、数字化应用建设不完善的情况。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支撑开发较慢,应用视角也不够广泛,尚未形成多元化的数字化平台,没有实现乡村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管理和应用。

(三)乡村居民的数字意识薄弱

一方面,乡村居民数字意识不够强,数字素养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留守的中老年人学习能力有限,对数字时代适应较慢。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生活、个人发展等因素,数字技术专业人才返乡建设乡村的比例不高,而乡村现有的专业人才忙于其他事务,无暇提升全体村民的数字素养。

(四)数字化应用水平还不够高

首先,一部分乡村居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觉得数字乡村建设跟个人关系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化设施和服务的应用效能。其次,数字乡村大数据体系建设效率不高,新技术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程度受限,数据采集有一定困难。再次,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用水平不够高,未能有效发挥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催化作用。最后,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高,忽视了数字治理平台建设,未能有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在治理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一)加大数字乡村基础建设力度

首先,增加建设资金投入,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同时,充分吸收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不断加强与乡村的合作。其次,不断提高数字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推广5G 通信网络,提高网络质量,重点在智慧农业、乡村治理、5G生态环保方面开展相应的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加快传统设施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提高数字技术在农村的利用率。再次,持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协同推动数字乡村的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常态化对接“三农”服务资源,同时要注意节约资源,避免过度建设。最后,落实数字基础设施的主体责任,定期做好系统和信息维护,为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增强数字乡村平台支撑力度

首先,要构建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大数据体系,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实现城乡数据共享,共建共用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聚焦农业农村大数据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加快“苏农云”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共建共享。建设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支撑平台,为精准建设常州市数字乡村提供庞大的数据库,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其次,要优化数字乡村的平台应用功能。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发挥“农技耘”APP的作用。建设便民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同时,利用物联网提高农业设备智能化水平。

最后,不断加大惠民服务建设力度。加快乡村智慧教育,营造智慧教育环境,培养智慧型乡村人才,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更多的民生信息服务,在农村推广“互联网+医疗”,满足村民的健康医疗需求,实现真正的信息惠民、服务惠民。

(三)加快数字乡村人才培养速度

一方面,要加强数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政行校企等资源,培养数字人才,夯实数字乡村人才基础。积极开展数字人才下乡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吸引本地人返乡工作,引导有志青年扎根农村,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要积极做好数字化专业人才的生活保障工作,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数字知识,有效提高村民的数字素养,加强数字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为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拓宽培训渠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激发村民学习数字技术的热情,针对不同人群开设不同课程,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四)加大数字乡村应用推广力度

第一,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功能,整合乡村数字资源,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常州各村的实际情况,推出优质旅游产品,打造乡村IP,赋能“三农”发展。积极培育乡村电商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多方渠道,提高数字生产力水平;利用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乡村的知名度;通过构建乡村产业链,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俗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数字技术充分挖掘数字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乡风文明的数字乡村。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并在数字化空间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同时,可以借助声光影数字技术打造有关“三农”的文艺作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展现多种乡村数字文化形式。

第三,充分利用平台和数字媒体,发挥信息惠民作用,提高信息服务数字化水平,打造乡村教育数字化、乡村医疗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模式,加快推广数字乡村的应用技术,实现常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综上所述,常州市数字乡村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及全国前列,科技支撑力度大,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课题组调查发现,乡村数字信息基础建设亟待加强、数字化公共平台不完善、乡村数字人才不足、数字化应用水平还不够高。今后,要着重加大数字乡村基础建设力度、加大数字乡村平台支撑强度、加快数字乡村人才培养速度,加大数字乡村应用推广力度,在常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常州市数字化数字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中小学校长(2022年5期)2022-06-29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1期)2022-03-09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成双成对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3期)2014-03-15常州市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推荐访问:常州市 对策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