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化路径研究

杨飞飞

摘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乎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农村地区的综合复兴。文章以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以新农村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及区域协同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具体的数据分析,识别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提出了加强县域资本构建和技术创新、优化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等建议,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
县域经济;
经济增长;
区域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涵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五个方面的全方位、多领域的复兴。其中,经济复兴是基础,也是其他四个方面复兴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巩固县域经济的中心地位,以其为支点,带动乡村经济全面振兴,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乡村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时间的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结构老化,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生态环境被破坏。扭转此趋势并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产生直接影响。研究表明,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与优化路径取决于本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政策环境,还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技术进步、市场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化路径,需要从宏观与微观、内因与外因、长期与短期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化路径,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二、理论基础及假设

(一)新农村发展理论

新农村发展理论倡导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政治因素,推动农村地区全面发展。在经济层面,其主张农村应通过多元化发展路径实现现代化,依赖传统农业的同时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以及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社会层面上,新农村发展强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全面提升。基于新农村发展理论的核心原则和目标,本研究提出假设1和2。

H1:县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产出;

H2:新农村发展框架下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提升将正向影响其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探索了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早期的古典理论到现代的新古典和内生增长理论,均对经济学家如何理解经济动态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古典理论强调生产要素(如劳动和资本)增加对经济的贡献,而新古典理论则将技术进步作为独立的增长动力,展示了其在推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内生增长理论进一步发展了此框架,其认为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经济体内部因素如教育投资、技术创新、和政策决策来实现。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知识累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指出这些内生因素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能够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3。

H3:技术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区域协同理论

区域协同理论认为,通过区域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区域协同涉及经济领域,也包括政策、技术、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合作,旨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信息流通,来解决单一地区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当下,区域协同理论突出地理邻近性在促进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区域协同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重优势,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体市场的吸引力。如欧洲联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紧密协作就是区域协同的典型案例,通过统一市场和政策协调,成员国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另外,区域协同理论强调了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在推动区域协同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能够确保各地区间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赢结果。在此过程中,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共同的市场规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区域协同的基础。鉴于区域协同理论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提出假设4。

H4:区域协同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

三、模型构建

(一)变量确定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元化发展(H1)、社会福利(H2)、技术进步(H3)及区域协同(H4)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上文假设均源自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协同理论,强调了内生和外生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选取变量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经济产出 Y作为因变量,用以衡量H县经济的总体表现;
多元化发展指数 D直接关联假设H1,预期其正向影响经济产出,体现了新农村发展理论中经济活动多样性的重要性。社会福利指数 W与假设H2相关,强调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符合新农村发展理论的社会层面目标。技术进步指标 T对应假设H3,反映内生增长理论中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区域协同指数 C基于假设H4设计,用于量化县域与邻近地区合作的程度,体现区域协同理论的应用。

(二)模型构建

为定量评估多元化发展、社会福利、技术进步及区域协同对H县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达式如下:

Y=β0+β1D+β2W+β3T+β4C+β5I+β6S+ò

其中:Y表示县域的经济产出;
D表示多元化发展指数,衡量县域在不同经济部门(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活动多样性;
W表示社会福利指数,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T表示技术进步指标,包括研发投入比重和专利申请数量等;
C表示区域协同指数,反映县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程度;
I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如道路、通讯网络覆盖率;
S表示社会稳定指数,考虑社会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β0是截距项;
β1~6是待估计的系数,表示各自变量对经济产出的边际影响;
ò为误差项,反映未观测到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整合各关键变量,提供了全面的框架来分析县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每个系数的估计将揭示相应变量对经济产出的具体影响,从而验证相应的理论假设。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

为全面评估多元化发展、社会福利、技术进步及区域协同对H县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10-2020年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H县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涵盖了经济、社会、技术及区域合作等多个维度的指标。所有数据在分析前经过严格的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具体数据描述性分析可见表2。

表2揭示了H县经济产出的稳定增长与其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平均值接近中位数表明数据的中心倾向性强,标准差的适中值反映出经济产出在不同年份的波动情况。多元化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技术进步指标、区域协同指数及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的数据展示了H县在经济、社会、技术和区域合作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产出的相对高值和技术进步指标的变化反映了技术创新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福利指数较高的数值说明H县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与经济产出的增长相辅相成。同时,区域协同指数和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的分析结果显示,H县在加强与邻近地区的合作及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做出了有效努力。

(二)实证结果

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多元化发展、社会福利、技术进步及区域协同对H县经济增长的影响,表3展示了2010年至2020年的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所有变量的系数均在统计上显著,对H县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系数来看,技术进步指标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多元化发展指数和社会福利指数。表明技术创新是驱动H县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与内生增长理论一致,强调了技术进步的中心角色。多元化发展指数的显著正系数支持了经济活动多样性对经济稳定和增长的重要贡献。社会福利指数的显著性说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对经济产出同样具有积极影响。这可能是通过提升居民的健康和教育水平,从而增强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生产力。区域协同指数的正系数强调了与邻近地区合作的重要性,显示出资源共享和市场整合对提升H县经济表现的贡献。基础设施建设指数和社会稳定指数虽然影响系数较小,但仍显著地指出了良好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持作用。

(三)模型有效性检验

残差的正态性检验(Jarque-Bera Test)结果显示残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表明模型误差项没有偏离正态分布,保证了模型估计的最小化偏差和有效性。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所有变量的VIF值均未超过常规阈值5,模型中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解释变量相对独立。异方差性检验通过Breusch-Pagan检验进行,结果表明模型残差具有恒定的方差,没有异方差性,意味着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最后,自相关检验的Durbin-Watson统计量接近2。

(四)讨论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揭示了多元化发展、社会福利、技术进步和区域协同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为理解这些因素如何综合作用于县域经济提供了清晰视角。

实证结果表明,多元化发展指数对经济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1。结果支持新农村发展理论中关于经济多样化的重要性,表明H县通过扩展其经济活动到非农业部门,如制造业和服务业,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稳定性和增长潜力。多元化策略减少了对传统农业的依赖,增强了地区对外部经济波动的抵御能力。

社会福利指数的正向系数强烈支持假设H2,说明社会福利的增强对经济产出有积极贡献,其强调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服务的提升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核心作用。社会福利的提升可直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社会满意度,间接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质量来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指标的显著正系数验证了假设H3,表明技术创新是H县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与内生增长理论相吻合,强调了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对于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性。H县的技术进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引入新产品和服务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活动的扩展和效率提升。

区域协同指数的正向效应明确支持假设H4,揭示了与邻近地区的合作对H县经济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反映了区域协同理论的实际应用,显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信息流通,区域间合作可以解决单一地区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同时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双重优势,这种协同合作提高了地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了整体市场的吸引力。

五、建议

(一)资金与政策优化

1. 财政支持与激励措施

财政支持与激励措施是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工具。通过提供财政支持,政府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决策,促进重点行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H县具体背景下,财政支持可以特别针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能够提高县域的经济基础,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企业的运营效率。如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会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H县。同时,应对初创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进行税收优惠。通过提供所得税减免、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优惠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升级,有助于提升H县的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2. 政策环境改革

通过制定和实施更为友好的商业政策,地方政府可以激发私人部门的创新潜力和增长动力,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和多元化发展。H县政策环境改革应集中于降低企业运营和市场准入的障碍,包括简化企业注册和执照申请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官僚主义,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和成本。具体可通过引入一站式服务窗口来集中处理企业注册、税务登记和其他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处理效率,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税收政策的改革方面,H县可以考虑实施更多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践中可以为那些投资于关键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或税收抵免,激励这些企业增加投入,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同时对于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可以提供初期的税收减免,帮助它们缓解初创阶段的财务压力,助力它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 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

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能够集中地方的科技资源,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加速技术转移和商业化过程。H县可以设立以农业技术、可再生能源,或者信息技术的应用研发中心等特定产业技术为核心的研发实验室或创新中心,这些中心提供实验设备和研究资金,并提供让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能够共同探索新技术的实际应用可能性的平台,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在农业技术中心,科研团队可以开发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效作物种植技术,或者改进农产品的储存和加工技术,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即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另外,H县的技术创新平台应当设计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技术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包括为原创发明提供专利申请支持,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成果给予研发团队奖励和收益分享。

2. 教育和技能提升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对劳动力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劳动市场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从而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一方面,H县应加强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确保教育体系能提供必要的学术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具体可通过引入更多与产业需求对接的课程来实现,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项目,及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的实训项目。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合作,开设农业科技课程,让学生在理解农业科学的同时,获得实际操作的经验。另一方面,H县还应该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以帮助在职工人和求职者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和市场需求。另外,H县应利用现代技术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使更多人能够方便地接收到质量较高的教育和培训。

(三)市场与合作机制优化

1.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

通过与周边县域及更广泛区域的协同合作,H县能够有效地分享资源,拓展市场,共同应对发展挑战,从而实现共同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实践中可以通过建立与邻近地区的经济合作区来促进区域一体化。共同开发区域物流中心或产业园区,这些合作项目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产业的升级和多样化。通过集中区域内的技术和资本资源,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产品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链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另外,H县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不应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应涵盖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技术交流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跨区域的政策协调机制,可以确保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保持一致,共同应对如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等跨地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设立研究基金,组织学术和技术研讨会,加强区域内的教育和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加速科技成果的交流和转化,推动区域内知识经济的发展。

2. 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

市场监管的核心在于制定清晰、透明的规则,并确保这些规则的一致性和公正性得到严格执行。可以通过建立或优化现有的反垄断法规,监控和调整市场中因价格操控、不公平扩张市场等造成的垄断行为或不正当竞争,而对于电子商务和在线服务平台等新兴的市场模式,应适时更新监管政策,以应对这些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公平竞争则须建立全面的消费者保护机制。消费者保护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信心,促进消费增长,也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关键。可以通过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宣传和执行,确保消费者在交易中的权利不被侵犯,如防止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

六、结论

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关,关乎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及整体乡村社会的进步。本文深入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优化路径。通过对新农村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协同理论的探讨,研究发现: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县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不仅是宏观的国家战略,更是与每个乡村地区、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H县的经验和探索为其他相似县域提供了参考,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松.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66-71.

[2]陈旭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阜新市矿业发展拉动全域经济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23,42(25):4-6.

[3]龙媛.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贵州省Z市为例[J].改革与开放,2022(17):48-55.

[4]斯丽娟,曹昊煜.县域经济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历史演进、双重逻辑与实现路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5(05):165-174.

【作者单位:中共东至县委党校(东至行政学校)】

猜你喜欢 县域经济经济增长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问题研究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反腐与经济增长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商(2016年27期)2016-10-17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商(2016年27期)2016-10-17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商(2016年27期)2016-10-17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8期)2016-09-28

推荐访问:振兴 路径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