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与创新路径*

陈娟,李泓毅,曾莉

(1.南京工程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2.南京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3.淮阴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乡村振兴是旨在**社会主要矛盾,缓解城乡失衡等而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1]563-576二战后,全球化、城市化与工业化迅速推进,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国随即产生乡村衰退、传统文化消失等现象。为使乡村健康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开展统筹规划、环境保护、投资等多元措施的乡村复兴运动(Rural Renaissance)来刺激乡村人口增长和农村高效发展。[2]343-352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粗放、环境污损化、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的相继出台即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中国特色方案。在学术研究层面,学者们围绕乡村振兴/复兴的内涵、要素识别、评价体系、实现路径、机制与模式等皆作出了系统扎实的探讨。[3]1-9其中,乡村振兴与旅游业因其存在目标的一致性、路径的相似性与功能的互补性从而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探讨乡村振兴是个复杂命题,地域、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孕育出迥然不同的乡村形态,也演化出异轨殊途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和乡土文化保护的大背景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活动(以下称“艺术乡建”)在我国方兴未艾。一大批艺术家、建筑师、规划师、公司企业等借鉴当代艺术风潮的审美趣味,以带有强烈社会属性的介入性艺术(Engaged Art)为媒介,修复乡村景观、重构乡村空间功能与形式、激活传统文化、推动文旅产业,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发展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4]53-64如艺术家欧宁和左靖在安徽发起的“碧山计划”、建筑师王澍在杭州的乡村改造实践、高校团队在贵州发起的雨补鲁寨乡村艺术创作实践等。[5]22-37整体而言,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强调协商、对话和共赢,注重参与和共同创造的过程。与一些大刀阔斧的社会运动和自上而下的介入方式不同,艺术乡建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和合作,通过艺术创作、文化活动和社区参与,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互动的过程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相互尊重。艺术乡建项目通常会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他们在项目中共同探索乡村发展的可能性,共同创造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这种合作和共创可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乡村逐渐呈现出人与社会关系的多重面,艺术实践主体与当地政治、经济、权力之间的博弈、融合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艺术与乡土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始“浮出水面”,一些艺术乡建的实效案例也揭示出两者间的深层次隔阂。

如今,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地区逐渐从传统的生产性乡村转型为多功能乡村,这种转型是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中国地域辽阔,区域文化差异显著,亟须构建系统的分析框架来开展更多的乡村地域系统实践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艺术介入的情况下实现乡村振兴,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提供理论支撑。

欣赏艺术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也不是个人独自进行的行为。与之相反,它是建立在观者与艺术对象之间相互介入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介入理论的提出,强调了观者和艺术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性。它突出了艺术欣赏的动态性和参与性,强调了观者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动角色,以及观者和艺术作品共同构建的审美体验。

对于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来说,可以说是乡村主体介入艺术的过程。只有当乡村的居民作为观者和参与者进入艺术的领域,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和共鸣,艺术才能真正地与乡村社会产生联结。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基本逻辑机理是通过乡村主体与艺术活动的互动和参与实现的一种互动、共创的过程,通过乡村主体的介入,艺术与乡村社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实现了乡村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双赢。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乡村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的力量激发乡村居民的创造力,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使其参与乡村发展的进程,推动乡村振兴。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和思维等感知方式,传达出与乡村生活和环境相关的情感和意义,激发乡村居民的共鸣和情感认同。艺术介入乡村文旅产业,是艺术介入社会实践和产业的行为。

(一)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

艺术家、村民和观众共同创造出丰富而有意义的艺术体验,使艺术更具社会价值和参与性。这种多元互动的关系使得介入性艺术具有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特点,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不再是单一和固定的,而是随着参与者的互动和解读而不断被演绎和重构,通过多元互动和地位平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这种艺术形式的转变不仅丰富了艺术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也促进了观众与艺术之间更为紧密的互动和共创。而在乡村建设历程中,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与乡村社会形成多方面的关联。艺术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以隐性的方式影响乡村社会,有时则以显性的方式介入乡村建设。

1.艺术介入地方文化赋能乡村旅游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对乡村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乡村社会中,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近年来,“地方创生”被用来形容乡村振兴、城乡统筹和社区营造等社会行动进入新时代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代表了艺术介入地方文化赋能研究的新思考。“地方”在这里是一个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和价值的人文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学概念。通过艺术的手段和功能,“地方创生”可以有效地表达、放大和强化乡村的文化及自然资源,促进新兴美学经济的发展。而乡村旅游既能够反映乡村的特色,又具有塑造乡村形象的潜力。因此,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旅游者对地方价值的认同与分享,提升了他们的消费体验。对于地方居民来说,通过参与文化旅游的实践,他们有机会转变自己的视角,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乡村不再只是简单的风景,而是以被理解、被感受、被认同和被传播的方式获得了审美价值。这种转变使当地居民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乡村,从而赋予他们审美的眼睛和感知能力。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居民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地方的建设和发展,这种自我发展和自我再生的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2.艺术介入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业中的艺术介入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双重价值,既能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又能为产业发展赋能。艺术体验所创造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向往艺术、追求新奇和差异化体验的游客到访乡村,从而刺激了旅游和购物消费,为原本单一经济结构的乡村经济带来了新的资本流动、就业机会和地方认同。艺术的介入,可以为乡村旅游业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和吸引力,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然而,在推动艺术介入产业发展时,需要注意平衡艺术和商业的关系。艺术介入应该注重保持艺术的纯化特征,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功利化,以免损害艺术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关注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积淀,保护乡村的文化遗产和农户的利益。在此语境下,政府在艺术介入产业发展时可以采取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文旅企业与艺术家合作、举办艺术展览和活动等方式,促进艺术与产业的融合。而艺术在乡村建设历程中,可以凭借其在地性、互动性与关联性,扮演着多种角色,不仅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推动乡村地区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二)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馈机制

1.文旅资源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的推动

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的创新性发展,促进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乡村的综合价值。例如,农家乐、乡村民宿、手工艺品制作等旅游项目,可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文化和特色产品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可以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乡村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方政府、企业和村民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增量价值的分享可以带来更公平的收益分配,形成乡村的经济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政府在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在投资和运营方面提供支持,社会组织和村民积极参与。总之,乡村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促进了城乡交流与融合,实现了乡村振兴。

2.文旅资源商业价值对乡村振兴的推动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价值体,承载着丰富的乡土观念、社群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其中,乡村的自然风光、传统建筑、农田景观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的生活方式包括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也是吸引游客的独特体验。通过提供农家乐、手工艺品展示和体验、民俗表演等服务,乡村的生活方式可以转化为商业价值。品牌形象也在乡村文化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乡村可以在旅游市场中构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吸引更多的游客。配套服务设施和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环节。为了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乡村需要建设酒店、民宿、交通设施、导览服务等配套设施,以及改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电力等。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也为乡村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支持。通过上述的价值转换系统,乡村的文化旅游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到商业价值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文化符号在乡村旅游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通过与游客的互动和体验,乡村的文化符号可以传递更深层次的文化信息,游客能够与乡村的文化资源和符号相连接,从而实现了从文化价值到旅游商业价值的转换。

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改革不断深化,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旨在通过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然而,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目前尚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乡村空心化现象

受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劳动力转移、人口迁徙使乡村“空心化”严重,造成乡村中心地带的人口锐减、经济活动减少,产生人口稀疏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由于大量人口流失,乡村地区的人口普遍减少,同时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这对乡村的劳动力供给和社会支持体系造成了压力,也限制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客观而言,这种现状会对乡村社会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使传统自然农耕经济受到破坏,乡村经济新模式亟须探索和实践。人口减少和经济活动的减少导致乡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缺失,居民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剧。此外,由于人口迁出和经济活动减少,乡村存在大量的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乡村空心化也加剧了乡村环境问题。

(二)乡村历史资源的破坏

乡村传统建筑的风土特征、乡村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地区宝贵的历史资源,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传统资源正在受到忽视和破坏,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正在衰竭消亡。比如一些乡村将发展旅游业视为经济增长的途径,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导致传统建筑被改建为商业化的旅游景点,原有的乡村结构被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被忽视。此外,在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一些决策者和规划师对传统存在偏见,认为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落后和不发达的象征,倾向于引入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建筑形式,出现“千村一面”现象,以规模复制、资本驱动为特征的乡村建设模式弊端逐渐显现。[8]222-230

(三)乡村新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空间的矛盾

乡村新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空间矛盾凸显,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加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传统的农村居住空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而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则带来了对现代化的住宅空间的需求。这导致了农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村居住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居住空间遭到了破坏和改造。

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美丽”的必然要求,更是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离不开艺术介入,特别是地(自然资源)、景(景观资源)、人(人力资源)、文(文化资源)、产(产业资源)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一)以艺术审美定位美丽乡村建设

艺术审美有其独特的魅力,她是人类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将客观事物或现象按照既定的推理、设计与逻辑,建构成我们需要的理想目标。实践表明,艺术借助直观可感的符号,直指人类心灵,其所具有的特殊的情感式介入更能召唤公众的热情,比起其他学科,艺术家的作为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用艺术审美定位美丽乡村建设,如同给美丽乡村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加速释放出艺术审美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与无限魅力。

(二)以艺术张力拓展乡村发展空间

乡村发展既要保留传统的农业兴旺,又要加快对现代工业的反哺与渗透。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艺术介入美丽乡建尊重自然美传统美为主体,适度有机结合现代美、个性美、最终呈现整体美为建设方针,因村而异,“一村一案”,科学研究与总体规划先行,对当地自然风貌、乡村聚落、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将艺术作为一种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新路径,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保护复原、传承活化、更新重构”等手段分类、分层、分步开展建设,试点先行,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实现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联结。

(三)以环境塑造活化乡村传统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生活场景的改造,可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从“艺术”的视角重新审视每一个乡村所具有的“地方”意义,将一个个乡村作为一座座“乡土艺术博物馆”加以尊重,建设过程中力求在地理环境的保护与特色发扬、本土性的延续与公共空间的营造、生活环境的可持续经营、独特景观的营建方面取得平衡。

在规划布局上,依据乡村当地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在尊重和保护地域性生态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宜以自然式为主,规则式为辅。宜利用自然林地、农田、果林、水域等,与生产生活相结合,适当地进行艺术化设计;依据乡村现有尺度基础,结合现代生活需要,为乡村优秀文化资源的传承活化提供空间载体;民居建筑的布局、形态、材质和色彩,基于当地现状和特色,采用本地植物和建设材料,以借鉴并吸收中华民族古籍文献、传世绘画、传统园林、村落、建筑中的优秀成分为主,合理借鉴利用世界优秀案例,避免生搬硬套,最终达成“旧与新”“记忆”与“发生、发展”的交织碰撞,满足民众多层次、多角度的居住和观赏体验。

(四)以文化记忆激发乡土文化活力

乡村独特的建筑、饮食、服饰、婚俗、节俗、时令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和生活智慧。设计规划师和艺术家可提炼出其中具有地方感的认知元素,保留和维护各地的核心地方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材质和传统技艺,打造出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

当前民间艺术的生活属性变成了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符号,其功能与价值已经更新。对此,提倡介入性审美,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藏品收藏等方式,注意其语境化特征,重新把握民间艺术的意义,在具体的活动场域中体验民间艺术的意义,努力谋求乡村艺术再生与认同间的平衡。比如整合民间工匠、设计师、艺术家的共同智慧,营造创意文化氛围,挖掘品牌个性,创造良好的体验价值;结合情景设计、多维互动体验,发掘整理乡村过去及当下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相关各类器具、物品、技艺等进行传统元素的重构,唤醒和培育村民对乡村文化历史的再思考和再认识,让传统优秀的生活方式重回当下,引导民众对民间艺术的情感,以保证其可以契合当代人生活的需要和审美风尚,延续其生命。同时,在万物互联时代,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传承、创新、交流,增加其“能见度”。

(五)精神培育修复乡村精神秩序

乡风是维系乡愁的重要纽带,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美丽乡村的内涵最终落脚点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一是尊重和维护地方文化差异,深入挖掘优秀的乡土文化,并传承创新。比如搜集整理村规家训、牌匾楹联、俗语格言,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和表达揭示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讲好遗产的故事,修复乡村的礼俗秩序和伦理精神,引导村民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营造向上向善的乡村氛围,使村民重新认识乡村价值,树立集体意识,增强凝聚力。二是通过新媒介、新形式,宣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艺术的审美认知及教育功能,使村民的思想、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培养具有现代村民意识的新乡民群体,进一步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完善和确立文明乡风、时代乡风。

(六)以主体参与,实现多元共治乡村建设

文化艺术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应鼓励多方参与和协作,多方吸引建设主体,保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多样性。积极倡导以政府为主导,以当地村民、返乡创业人士、当地文化能人、精英等为主体,以艺术家、设计师、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为辅,以村民主体生存生活发展中的问题为导向,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考虑周边其他乡村、城市的情况,与周边乡村、城镇互帮互补,差异整合,形成整体效益。同时,建立长效的项目评价机制以动态评估和调整,以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

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是一种内生性的探索,它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作用,并具有可归纳和可评价的模式和方法。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是一个因地制宜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区位条件和市场特征来确定投入和目标。而对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则可以为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概而言之,文旅融合将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艺术介入则通过艺术的方式探索城乡建设和社区营造,以实现对文明传统的再探索和对当下社会的再修复。[7]12-13在此语境下,文旅融合的有序发展能够有效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当前,中国乡村发展基础弱,需要警惕工商资本以开发文旅融合项目为由与民争利。[8]222-230对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和建设,以确保文旅融合发展能够有序进行,避免对乡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 文化与人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爆笑街头艺术爆笑show(2014年10期)2014-12-18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雕塑(2000年4期)2000-06-24

推荐访问:机理 振兴 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