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玺鉴 孙久文
2023 年9 月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构想。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主动应变、积极求变。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2〕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不依赖高额的要素、能源和人力投入。在新增长路径中,科技创新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新兴领域,拓展生产边界,提升技术附加值。新质生产力是契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技术赋能的高效能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精准阐明了传统生产力质态跃迁的时代特征和本质属性。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强调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呈现科技引发新技术、产业发展新业态和企业运营新模式三重典型特征。同时,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变革,其利用新兴技术“基础创新”“广泛渗透”“多维赋能”的特点助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具有鲜明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崭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刻洞察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把握时代特征,观大势、谋全局,为东北全面振兴开出的一剂良方;
是在新时代的宏观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推陈出新;
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以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的继承和发展;
是我党立足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产业科技发展新动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创新。
(一)科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代表了新兴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融合的最新形态。“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指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对新兴技术的集中应用,是呈现出以新质科研为代表的新技术、以新质产业为代表的新业态和以新质企业为代表的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力。
新技术说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处于全新的科技环境,需要应对和解决不同于以往的技术问题。驱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技术主要源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颠覆性技术,其打破了原有的技术路径。前三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了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技术条件,但是始终没有跳出规模经济这一传统路径。而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再仅仅关注生产环节,而是引导了一场复合性的技术变革。这意味着“生产力”的技术条件进一步拓展,既包含了传统的物料投入与标准化加工,还包括了非标准化的信息、服务增值。产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路径,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特征显现。
新业态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维度。一方面,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带动了相关的新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和运维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健全的产业网络,通过乘数效应催生持续的经济红利。另一方面,新兴技术不仅精准把控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把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还可以将非标准化的信息、服务增值与传统生产组合,重塑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
新模式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的具体形式。新模式是企业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企业可以实现精准品控和柔性化生产,把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增强其多样化生产的能力;
是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企业人事、财务、战略决策等运营流程,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益管理;
是通过实时掌握企业生产与消费者偏好信息,加强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减少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馈时间;
是通过共享平台和“数字孪生企业”的构建实现企业的数据凝练和虚拟映射,提升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响应速度,进而打通政府、企业与市场间的信息壁垒。
“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属性,强调了在技术驱动下传统生产力的颠覆性变革。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经济发展动能的接续与革新,是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量变积累的结果。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传统“三驾马车”的推力逐渐衰减,而脱胎于传统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可以依托新兴技术“基础创新”“广泛渗透”和“多维赋能”的特点实现质态跃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性力量。
新质科研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先导条件,基础创新是新质科研的具体表现。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将科技创新视为第一动力。在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新兴科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兼顾准确性和效率的研究工具,打破了信息和知识传播的壁垒,催化了科研工具、科研方法和科研体系等领域的基础创新,推动了科学体系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进步。
新质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环节,广泛渗透是新兴技术赋能新质产业的具体路径。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技术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渗透能力,可以深入影响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深入和全面的升级。从劳动资料的角度来看,新质产业强调高技术附加设备的使用,实现了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向精准品控和柔性化生产的飞跃;
〔3〕从劳动对象的角度来看,新质产业可以匹配非标准化要素进入生产流程,实现了产品从物质产品到物质与服务、信息融合产品的飞跃;
从劳动力的角度来看,新质产业通过引导新兴技术与劳动力结合为劳动力赋能,实现从时间、空间受限的劳动力投入向跨空间、多时间点劳动力投入的飞跃。
新质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点工作,多维赋能是新质企业借助新技术发展的具体形式。新兴技术可以从多个维度赋能企业生产、经营,推动新质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从企业组织来看,新质企业可以创建数字化的人事、财务、战略决策等运营流程,实现企业组织由自动化向精益化的升级;
从企业生产方式来看,新质企业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生产设备、流水线和车间,赋予企业模块化、柔性化的生产能力;
从商业模式来看,依托平台的范围经济成为新的商业模式,新质企业最终的商业形态向生态型和共生型范围经济演进。
(二)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培育新质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道路。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破创新,也是对中国实际国情和时代发展特征的精准凝练。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框架下,生产力和科技是密切相关的。科技是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与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经验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紧密关联。一方面,科技是决定生产工具性质和效能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因素。科技创新可以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原材料和能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新质生产力是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融合数字时代的技术特征,是对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精准判断;
是指导东北地区打破资源困境、重塑地区生产力的重要方略。
新质生产力也是对中国特色的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产力理论。早在1945 年,毛泽东就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4〕。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并着重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6〕,并将其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7〕。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作重点由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全面发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历史性地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打破东北地区产业萧条的恶性循环,激发要素活力,发挥科技红利,习近平总书记首创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8〕这一新概念。通过新兴技术推动生产力跃迁,拓展传统产业生产边界,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现实依据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 年以来,东北地区借助各类政策工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企业发展情况不断改善,宏观经济平稳发展。但是,受区域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的限制,各类补贴和政策倾斜的边际效用衰减,传统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减弱。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推动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依托网络平台以虚拟形式存在,在与实体经济结合前难以发挥其引领经济社会变革的力量。因此,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使其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关系相契合,将新兴技术投入转化为实体经济产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性发展。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要素均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由图1可见,2003—2022 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2%下降到6.7%,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具体来看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传统“三驾马车”,一方面,东北地区进出口和消费占全国的比重与国内生产总值表现出了相似程度的下降,地区发展缺乏足够的经济活力,难以形成新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在东北振兴初期经历了快速的增长,于2012 年达到峰值。随后,投资的挤出效应逐步显现。同时,中西部地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推动经济发展重心进一步转移,最终东北地区投资水平占比快速下滑。从投资、出口和消费的角度来看,传统驱动经济发展的区域要素潜力已经逐年递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仅能在政策倾斜和资源补贴的支持下维持现状,东北地区逐渐在全国的区域分工格局中失去竞争力。
图1 2003—2022年东北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从产业载体来看,东北地区具有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条件和必要条件,进而可以很好地承接新兴技术赋能。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工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是承接新兴技术赋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石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作为带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扶梯”,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兴技术的溢出效应,形成源源不竭的区域发展内生动力。
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要以创新驱动为主线,用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创新,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科研创新是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实体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应用场景。因此,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要以新质研发为先导条件,以发展壮大新质产业为核心任务,将培育新质企业作为政策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充分激活区域要素禀赋,发挥区域发展优势,提高东北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新质研发
新质研发是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先导条件,是指通过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赋能形成的高效科研体系。新质研发能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东北地区的科技资源,引导数字技术、类脑智能等新兴技术赋能科技研发,着力在前沿基础科学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个领域实现突破。
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建立健全前沿基础学科研究体系,培育新质研发能力,这既是东北地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举措,也是增强区域内生动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基础研究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9〕,决定了中国化解技术封锁、实现突破性创新的能力。在现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基础研究仍严重不足。〔10〕东北地区要想立足自主创新,形成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质研发能力,需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落地应用。通过模型构建和深度学习分析现有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的可行性,构建最优的知识组合,通过以大量的模拟值代替有限的经验观测值的方式降低基础科学研究的综合成本,提高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角度来看,培育核心技术领域的新质研发能力有助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往往表现为技术体系中的特定环节或独特部分,其构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可能是材料、零部件、生产工艺等单方面或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培育核心技术领域的新质研发能力需要依托东北健全的工业体系,发挥其禀赋优势,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生物制药和新材料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借助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能力,提升研发机构对产品数据、技术条件、实验记录等信息的处理和预测能力,实现对实验成果及时提取、对实验错误精准溯因,形成更高效的技术攻关方案。借助现代通信网络和云平台实现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实时互联,提升编码信息和非编码知识的传播效率,缩小产学研人员之间的信息差,提升技术攻关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高企业工艺流程的精准度。
(二)新质产业
新质产业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新质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长效动力,它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首先,新质产业可实现精细化生产,最大程度地发挥要素效率,能有效化解东北地区资源枯竭、要素成本上涨带来的问题。通过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加强设备之间、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把控能力;
〔11〕利用数据传感器收集产业历史数据,调整生产环节,对要素配比和工艺流程进行帕累托改进,以更加精准的物料管理降低生产资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通过智能设备的使用实现对劳动力的高级替代,体力劳动和基础的经验型脑力劳动被智能化机器大批量地取代,优化人力结构,降低劳动力成本;
数字平台和现代通信技术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提升了人力资本的效能。
其次,新质产业能拓宽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效能。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提升了缄默、不可编码知识的传播效率和辐射范围,增强了技术和信息的溢出效应,降低了产业科技创新的壁垒。充分利用大数据有效地化解信息壁垒,提升高技术产业信息透明度,促进先进技术、前沿生产工艺、科学管理理念和高效组织构架的传播和推广,进而激发产业内部和产业间的良性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12〕
最后,以新质产业为主导,构建联系紧密、分工有序的区域产业体系。新兴技术应用和产业自主创新会依照“专用技术”和“通用技术”的不同路径形成异质性业态,差异化地赋能实体经济,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产业网络。前者会激发新产业,发展成新技术研发、应用服务的新行业;
后者会内化于实体经济各个环节,广泛赋能。〔13〕因此,需要以新质产业为主导,联合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发展“专用技术”新业态,以公共物品的形式打造惠及区域各类型企业的公共技术平台。依托平台效应打通企业之间信息、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料等要素的流通渠道,降低“通用技术”传播和应用的成本,形成发展合力。
(三)新质企业
新质企业是培育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培育新质企业包含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内涵是经营运行效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其外延是通过激发企业活力,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网络,形成央地融合、各种规模企业互补的区域格局,带动营商环境和区域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形成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长效动力。
东北地区企业发展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一方面,东北地区国企、央企比重大。经过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东北地区的地方性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且集中分布在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央企在数量和经济占比中居高位。〔14〕另一方面,东北地区企业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东北地区产业发展集中在重化工业领域,能源、资源型工业占比很大。且现有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环节,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上游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研发和下游服务环节发展相对滞后。〔15〕兼具两种特征,东北地区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和资源型企业往往自成体系,企业内部门“大而全、小而全”,缺少主动寻求对外分工协作的动力,对区域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民营经济不活跃。
新质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赋能效果,优化企业人事、财务、战略决策等运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益管理,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长效新质动力。借助物联网、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生产体系,实现全流程可视化、过程控制集中化、研发制造一体化和部门协同自动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针对企业管理环节,构建企业数字管理平台,收集处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成本、技术工艺、销售物流、财务费用、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
建设新质企业更深层次的任务是充分调动区域生产要素,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利用“信息空间”的赋能优势,推动治理变革,培育普惠高效的营商环境。〔16〕长期以来,营商环境欠佳是制约东北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16 年新一轮东北振兴全面开启以来,东北各省相继出台多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致力于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17〕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是东北振兴的基础要求。〔18〕
因此,建设新质企业还要突出平台和公共物品的作用。通过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吸纳更多的主体来发挥网络的梅特卡夫效应,大幅降低市场主体在科技和管理方面创新升级的成本和技术门槛,改善产业生态。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借助数字平台提升政府对市场信号的响应速度,降低政府干预的交易成本,提高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效率,强化央企、民企和地方政府的信息互联互通,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服务。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整体目标。东北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补齐“四个短板”,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需要找到突破当前发展困境的破局点和保持长期发展的发力点。因此,东北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现代科研体系,打造区域研发中心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科研创新的模式,简化了科研实验的流程,降低了科研创新成本,增强了科研成果的溢出效应。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遵循“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并行发展的路径。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装备制造、重化工、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技术积累,但是在超算中心、大数据平台、芯片半导体等高新领域还存在不足。融合新兴数字技术,东北地区可以构建立足本土产业优势、具有区域特性的现代科研体系,建成东北亚区域的制造业研发中心。
首先,要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对科研创新的赋能效果。为实验室配套数字服务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数据收集、分析的效率,缩短接续实验开发、设计的周期,拓展科学研究的上限。其次,优化完善人工智能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对传统产学研体系进行智能化升级,利用智能终端和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实现数据收集、信息传输的标准化、规范化,在企业、研发团队、高校和政府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处理和反馈。精确匹配企业需求、高校优势和技术条件,构建精密、高效的产学研体系〔19〕,将技术向成果转化的单向链条拓展为“市场需求—科研机构定向研发”的双向闭环。〔20〕最后,积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填补市场空缺。通过开发政策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环境建设,将数字技术服务和资源定义为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进行供给,拓宽多元主体创新渠道,降低研发创新成本。
(二)立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基,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培育新质产业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渗透和融合作用,催生新业态,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明确东北地区当前阶段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点思路,注重产业质量提升、效率升级和动力转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引导高新技术赋能区域产业。鼓励技术供应方和服务商进入生产一线,提升技术框架与实际生产的匹配程度;
企业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改造基础设施条件,把握企业生产的核心部门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拓展。地方政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部门,设计应用方案,建设一批具有普适性的数字工厂或智慧工厂,带动关联企业模仿转型;
政府和龙头企业携手打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技术服务平台,降低通用技术传播、应用的成本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门槛。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的顶层设计。明确主导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支撑、协同带动作用,建设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的产业梯队。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补贴、园区招商等形式吸引骨干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搭建区域产业平台、制定统一标准,进而强化全生产链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管理、标准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提升全产业的协作能力和整合程度。〔21〕
(三)支持企业现代化升级,增强东北全面振兴新动能
企业是区域经济重要的微观主体,是东北全面振兴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企业战略、财务、人力、研发等核心治理活动,重塑了企业原料、物流、定价、营销等各个关键生产环节。〔22〕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构成了新质企业,加速了企业现代化升级的进程,从市场主体的角度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增强东北全面振兴的经济新动能。
一方面,引导企业技术赋能,从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企业生产组织和运营模式。在现阶段,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技术应用场景不足。需要让政府充当技术赋能的“引路人”,以构建区域数据中心、搭建技术共享平台为主要发力点,提升实体企业与各类高新技术的融合程度。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中,企业需要明确自身发展优势和需求,提出技术应用方案。政府和科研机构制定对应的实施方案,构建与企业生产经营特征相匹配的数字、智能设备和网络系统。
另一方面,多元主体共创共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构建区域性的企业管理平台,打通工商局、税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主管部门的信息库,实现企业信息一网统管、一网统查和一网统办。实现市场主体全流程、全周期的实时监管和动态反馈,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现状和发展诉求,提高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效率。加快构建高水平数字系统,服务市场主体的日常发展运营。通过行政服务线上办理、多部门同时办理的形式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办事效率,化解行政事务办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质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生产力在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发展规律。新质生产力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大理论创新,能够有效化解东北地区的衰退问题,重塑经济活力。
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明确的方向,以嵌入宏观经济循环,服务国家总体战略。从总体战略布局来看,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
从具体实践路径来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通过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跃升。因此,培育东北全面振兴的新质生产力要以新技术研发应用为先导,增强新质科研能力;
在新技术条件下,以实体产业的赋能升级为核心,培育新质产业体系;
在数字时代,以企业经营优化和营商环境改善为重点,打造新质企业。具体而言,在新质研发方面,要构建现代科研体系,打造区域研发中心。在新质产业方面,要立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质企业方面,要支持企业现代化升级,增强东北全面振兴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