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老区共同富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学习《***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关于老区建设的重要论述

陈雨昕

[提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对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念兹在兹,对支持老区振兴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推动革命老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充分体现了***总书记深厚的老区情怀,充分彰显了老区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充分印证了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历史必然。

《***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出版发行,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导。深入学习《***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让革命老区父老乡亲都过上好日子,是***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
“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已经渗透到***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方方面面。关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播好老区革命文化,携手老区人民踏上共同富裕新征程。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翻阅百年党史,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老区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熠熠生辉。***总书记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关注老区人民生活,考察足迹遍及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河南新县、广西桂林等各个革命老区,强调“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

(一)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见证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与封建军阀做艰苦斗争。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严峻考验,在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下,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踏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到红军长征,从“九一八”事变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党领导人民军队先后建立了湘赣、中央、闽东、闽南、闽中、鄂豫皖等17块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党领导人民军队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陕甘宁、淮南、晋察冀、皖江等18块抗日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箪食壶浆、前赴后继,不仅养育了幼年的党和人民军队,更为军队提供长期斗争所需的人力物力,送情报、做掩护,隐蔽伤员,为战士们缝衣补被,为赢得战争最后的胜利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才会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步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样催人泪下的民谣。老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见证了新生的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挫折走向胜利,见证了先辈英烈为了新中国的曙光抛头颅、洒热血,见证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深似海。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吃水不忘挖井人。***总书记始终将老区人民的安危冷暖牵挂在心,用矢志不渝的行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一句句温暖话语传递出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

(二)老区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老区精神属于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在中国革命老根据地孕育并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船的力量在帆, 人的力量在心,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老区精神经历了革命岁月的荡涤,经历了血火战歌的洗礼, 融合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凝结了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智慧与经验,沉淀出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是共产党员体悟初心、担当使命最好的营养剂。***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在学史知史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21年3月22日,***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2021年4月,考察广西革命老区时再次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2021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中,***总书记谈到,“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时,***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 “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总书记多次考察革命老区,重温老区精神,其谆谆寄语和厚重嘱托激励我们在传承老区精神时,不忘革命先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情。老区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传家宝,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磅礴的精神力量是老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固本培元、强筋健骨、补中益气。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老区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民为本、民定安邦的政治理念。“天下大同”“耕者有其田”“以天下物利天下人”等都代表着中国古代人民对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无论是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创造,还是《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耕作经验的总结推广,都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不懈追求。近代以来,党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需要,通过宣传口号动员群众积极斗争,共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打倒土豪,分田地”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到“备战、备荒、为人民”,“从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到“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到“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宣传口号内容的变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符合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再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规律。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民办事、 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革命老区往往是山区、贫困区,曾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之一,为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区人民绝不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掉队。因此,我们要把共同富裕作为核心价值理念贯穿老区建设的全过程,携手老区人民共同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革命老区”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是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老区精神是在党领导人民创建和保卫革命根据地,同敌人浴血奋战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是积淀着红色基因的革命精神。***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老区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赓续老区精神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

革命理想高于天。老区人民如果没有对党坚定不移的执着信仰, 没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就不会抛家舍业、 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打敌人。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老区的百姓坚定地认为,共产党的军队就是人民的军队,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不伤一分一毫人民的利益。百姓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 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过上独立自主富足的新生活。老区群众不遗余力地支援党带领的人民军队,扩充红军队伍,使得中央红军在遵义地区时短短10天就增加了4000余人。红军长征经过各根据地时,尽管各家各户缺衣少粮,但仍拿出积攒的粮食和衣被支援红军物资。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年迈的母亲,听闻战士们饿着肚子参加战斗,将乞讨来的粮食送到部队阵地,最终饿死在自家夹墙里。水口战役期间,水口墟群众为了让红军睡的舒服,把自家门板卸下来给红军当床板, 红军趁夜离开时不仅把门板洗干净安装好,还留下一块银元。河南有一位老人吴修珍,因为救治了40多名红军伤病员, 家中7位亲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活埋。为了救护红军伤病员,人民群众舍生忘死。如果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百折不挠坚强意志的老区人民,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也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赓续老区精神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理想信念,涵养老区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筑牢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理想信念之基石。

(二)传承老区精神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意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红色政权、推翻“三座大山”的艰苦斗争中,无数老区的先辈英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革命道路通向胜利,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余万人,其中有千千万万向死而生、视死如归的老区革命群众。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的安徽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先后组建过11支主力红军,为了革命胜利10万金寨儿女血洒疆场,留下了“金寨儿女多壮志,血沃中华铸丰碑”的战地之谣。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河南新县,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主力红军, 不足10万人口的小县城就有5.5万人为国捐躯,可谓“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
山山埋忠骨,岭岭是丰碑”。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之乡湖北大悟,28万人的县域先后有16万人参加革命,7万人壮烈牺牲,“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故事流传至今。此外,还有参军参战达9.3万余人的江西兴国,14万英雄儿女殒身不恤的湖北红安,20多万群众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湖北平江等革命老区,不胜枚举。艰苦奋斗是中华儿女的英雄本色,许多老区群众并非共产党员,但为了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事业,咬紧牙关苦熬苦干,毅然决然的冲锋在前。老区群众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意志,为我们全力应对新时代改革发展攻坚克难和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

(三)弘扬老区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思想作风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新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曲折,几度绝处逢生。最初因把苏联经验神圣化,受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错误影响,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苏联从占领城市开始的革命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创新探索,遵义会议更是开辟了我党独立自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道路。延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宝贵精神,把我军的战略方针由正规战转变为游击战、运动战,带领老区人民在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挖地道,自制小土炮、地雷、手榴弹等,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争,逐步转变敌我优势,为我军赢得准备反攻的宝贵时机。革命根据地本身就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产物,直至今日,老区人民也最为崇尚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品格。在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下,老区人民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广泛凝聚群众力量,因地制宜创新脱贫攻坚的思路和举措,一个个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旧貌换新颜。延安吴起县革命老区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支持农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形成一套专业、生态、可循环的产业链,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十几番。贵州遵义立足红色资源,开办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信阳新县田铺大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办民宿、做手工,倾力打造河南首个创客小镇。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创新发展,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老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写照,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一)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追求,不断自我革新,带领14亿中华儿女跨过一道道难关险隘,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1950年抗美援朝,面对敌强我弱的悬殊之境,中国人民志愿军钢少气多、不畏强暴,慷慨奉献、敢于牺牲,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党从不惧千难万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牢牢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与魂,老区的土壤滋养了党的初心。国家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区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奉献,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二)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制度下,与巨大财富的积累相对应的是加剧的贫困、奴役和折磨。而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建立在公有制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来的不懈追求。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带领人民围绕共同富裕的历史课题,以及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在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不同的实践探索, 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唯有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始终不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总书记统筹把握共同富裕的整体性、全面性、目标性、阶段性等特征, 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没有老区人民的共同富裕,就不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革命老区大多在连片山区,发展或多或少面临着交通运输不便利、信息技术不发达、服务保障不到位、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等现实难题,经济水平滞后于发达城市。为推动老区建设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国务院于2021年1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老区的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等赋能助力。《意见》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实现老区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动写照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书记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明观”,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形态。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两者缺一不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个人层面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层面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家层面可以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是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的伟大梦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推动革命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助力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老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引导老区群众厚植爱党爱国的道德理念,秉承崇德向善的优良传统,坚定红色地域的文化自信,凝聚昂扬向上的精气风貌,合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生活。

饮水思源不忘本,老区精神耀千秋。老区精神不仅是革命年代的精神支柱, 更是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把老区建设的更好更现代化, 让老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总书记心头牵挂的“国之大者”。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纵有千难,初衷莫忘。中国共产党人要讲好老区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奋力逐梦前行,推动共同富裕,不断书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精彩画卷,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猜你喜欢***谈治国理政共同富裕老区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州学刊(2022年4期)2022-11-04《老区建设》2022年度稿约老区建设(2022年15期)2022-09-21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今日中国·中文版(2022年3期)2022-03-23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莫愁·小作家(2021年12期)2021-12-16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时代邮刊·上半月(2021年11期)2021-11-18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源流(2020年1期)2020-04-28革命老区展新姿实践·党的教育版(2016年8期)2016-09-12共同努力,为老区脱贫攻坚作出新贡献源流(2016年5期)2016-05-14英国热议《***谈治国理政》环球时报(2015-05-08)2015-05-08法国作家评《***谈治国理政》环球时报(2015-03-06)2015-03-06

推荐访问:老区 治国 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