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凡,张 林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2020年初,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1]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高校要开设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思政课程。”这反映了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党史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作出了方向引领,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因此,推动党史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原理”课,构建协同育人的全新格局,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阅读现有成果,发现专家学者多聚焦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宏观研究,不过,这种宏观层面的研究没有关注到党史教育融入各门具体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根据各门课程自身特点来探索为何要融、为何能融、融入价值以及如何融入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坚持问题导向,从“史·著·论”视角探究新时代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联系逻辑,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的价值,进而探讨二者融合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党史、读原著、品原文、悟原理。毛泽东同志强调勿忘历史、勿忘老祖宗的书,解决问题、开辟未来要从历史、从原著中找寻思路和方法。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3]。“史·著·论”三维一体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是指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将党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者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就是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三者有机结合,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厚植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百年光辉党史融入“原理”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原理”课教学成效的有效举措,是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因而“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迫切需要
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技术垄断、文化霸权、势力培植等手段,打着还原历史、揭示真相的旗号破坏我国网络舆论空间,发表黑化中国共产党的言语,随意曲解和刻意裁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进而肆意抹黑和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4]。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言论,不仅否认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党史,还否认了中国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遭受虚无化、污名化挑战,影响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党史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判断。高校“原理”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经典著作和理论实践成果,引导大学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为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高校必须将百年党史融入“原理”课教育教学,用马克思主义的史料、专著和史论引导大学生全面地、客观地、整体性地理解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从知史实、读经典、悟原理中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谁,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问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二)提升“原理”课教学成效的有效举措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这些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是显著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等[5]。从高校几门思政课来看,“原理”课最具理论性、抽象性和思辨性,学生在吸收和消化教学内容方面存在困难。如何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讲到位,增强课程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重视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这为高校开展“原理”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百年党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因此,有必要挖掘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教学的契合点,在“史·著·论”视域下,将“原理”课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党史结合起来,用百年来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史、实践奋斗史和初心使命史,用《论人民民主专政》《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中的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政治立场、世界观、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基本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用生动的党史故事感染学生,用经典的原著分析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引领学生,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历史穿透力、精神感召力和强大感染力,推动高校“原理”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新性发展,切实提高育人成效。
(三)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主体力量,但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和冲突,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致部分大学生人生志向不明确、人生规划不清晰,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行动感不强,甚至出现行为偏差,这亟待从思想层面和行动层面加强引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锲而不舍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做实事、育人才。基于此,有必要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原理”课教学,在“原理”课中讲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和无数共产党人对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忠诚行动,讲述他们用鲜血传承信仰的意志品质、用双手创造幸福的实际行动,激发大学生坚定信念信仰的精神动力,更深刻领悟幸福的真谛,更明晰自己未来的人生志向和行动方向,进而努力成为能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都注重培育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都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都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促进。二者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互通性、内容具有契合性、载体具有同一性,二者间的理论逻辑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提供了可能性。
(一)目标互通:都注重培育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
“原理”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接受、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并提升其自觉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党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辩证运用其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可见,“原理”课和党史教育都注重培育知行合一的马克思主义者,两者教育目标的相互贯通具体体现在理论、信仰和行动三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上,两者都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大学生明马克思主义之理。在信仰层面上,两者都借助史料、专著和史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通过学习让大学生清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强化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进而增强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在行动层面上,两者都致力于培育知行合一的受教者,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实践,使大学生自觉运用经典著作中阐述的理论知识,积极投身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
(二)内容契合:都强调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教育目标指导教育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确定和优化教学内容。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的目标互通,在目标指导下的教育内容也存在契合点。“原理”课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史·著·论”视域下来看,百年党史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运用和发展。首先,百年党史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立场的运用和发展。从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强调党的方针、政策要以人民利益为最后根据,到江泽民明确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毋庸置疑,百年党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使命践行史,贯穿百年党史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立场[6]。其次,百年党史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最后,百年党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发展、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判断,无一不彰显了实事求是、辩证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论, 体现出党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载体同一:都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促进
教育内容影响教育载体的选择,教育者需要根据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以及时代发展的特征创新教育载体。“史·著·论”视域下的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教学内容相契合,相应的载体也具有同一性。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理”课教学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高度凝练,具有高度的理论性,而党史教育也是学理性极强的教育。可见,无论是“原理”课教学还是党史教育,都离不开理论载体,这就需要深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浅出地将原著原文融入课堂教学,向大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此外,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观点。因此,“原理”课和党史教育不仅要通过理论载体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也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离不开实践载体,通过定期组织大学生走访革命遗址、参观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在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学习先辈的英雄事迹,自觉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二是线下和线上相促进。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资源,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党史教育和高校“原理”课教学,一方面需要通过系列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利用史料、专著、史论点对点、面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启迪和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有效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资源,给大学创造随时随地自主学原著、悟原理的机会,提高融媒体时代线上资源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教学,深刻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之问, 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凸显了明确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一)政治价值:教育大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和强化政治担当
其一,在“原理”课中讲好百年党史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讲好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讲好百年党史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奋斗史,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自身特殊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信仰坚定的带领无数劳动群众不断为人民、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懈拼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白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引导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形成正确的党史观和历史观,站稳政治立场。其二,在“原理”课中讲好百年党史中无数共产党人那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执着;讲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自觉坚定政治信仰。其三,在“原理”课中讲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实践历程,进而有效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向先辈学习,以实际行动投身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强化政治担当。
(二)文化价值: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坚定文化自信
从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史文化生成发展的文化根系,党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生动的文化形态呈现。在“原理”课中融入党史文化,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以文育人”的功能。其一,推动大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年党史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文化自觉和信仰信念的坚定,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是对建党以来各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的集中表达,其中最珍贵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全面展现了共产党人肩负使命、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与信仰的决心,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理念高度吻合。在“原理”课中融入党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认同,进而推动大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二,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既离不开充分肯定和传承传统文化价值和理想,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也离不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取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吸收能量。党史文化高度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汲取营养成分。因此,高校在“原理”课中融入党史文化,有利于在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促进大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要义,进而深化对党史文化的思想认同和心理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强,从而实现文化自觉转变为文化自为。
(三)社会价值:有利于从思想和行动层面为民族复兴事业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7]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有助于实现教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价值。其一,调动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史教育和“原理”课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更有利于培育和塑造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观念引领行动。将百年党史融入“原理”课教学,在讲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时从史料、专著和史论三个角度融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探索史、实践奋斗史和初心使命史等内容,有利于整体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奉献热情,提高其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高素质劳动人才。劳动者素质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锤炼过硬本领,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更好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时,从“史·著·论”方面深挖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劳动奋斗史,带领大学生领悟背后的劳动精神,既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向劳动模范看齐,提高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踏踏实实干活,实实在在流汗,成为真知实干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一)优化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打造融合型育人课堂
守好主阵地,打造融合型育人课堂,既强调理论性的深入,又强调实践性的探究,必须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
第一,增加第一课堂课程内容,以理论性教学引导学生的知。在哲学部分,一方面从总结百年来党在四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应对举措,讲清楚共产党人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另一方面从党百年来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讲透彻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人民性立场。在政治经济学部分,善用史实和经典著作论述进行中西对比,讲透彻经典著作的核心观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点,讲清楚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相较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底气和定力。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一方面重点讲述共产党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奇迹,彰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的强大生机活力;另一方面注重讲理论、讲经典、讲故事和讲历史的有机结合,将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鲜活事迹融入“原理”课教学中,激励大学生向优秀共产党人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
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形式,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的行。马克思主义不仅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更在于推动人们改造世界。因此,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要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多途径搭建线下实践平台,通过红色专题实践调研和校企、校社、校乡合作等方式,推动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高服务社会的个体行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着眼物质、精神和行为多层面,加强融合型育人文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8]高校推动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要从物质、精神和行为等多层面营造融合型育人文化氛围,发挥文化潜移默化的隐育和熏陶作用。首先,要在物质文化层面凸显。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核心理论观点融入校园文化长廊、人物雕塑等人文环境中,于有形中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学党史、诵原文、悟原理主题活动,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升华大学生思想境界。其次,要在精神文化层面内化。将校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挖掘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融入校风、班风和学风中,于无形中促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精神文化的洗礼。最后,要在行为文化层面外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引导大学生将所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在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还能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促进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发挥融合型育人主体作用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7]“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和家庭等多主体的作用,强化互通互融合力。一是要发挥高校教育教学优势,夯实协同育人的主阵地。一方面发挥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信仰坚定、素质全面、能力精湛的师资队伍是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的有力支撑,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在教学中找准党史教育和“原理”课教学的契合点,利用翻转课堂、沉浸式学习等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协同育人的教育成效,引导大学生自觉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党的经典著作中发现党史教育与“原理”课的相融相通。二是要善用“社会大课堂”,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感悟党的实践伟力,激发协同育人的活力。扩大思政课课堂范围,充分利用“大思政课”的丰富资源、鲜活素材,引导学生在案例式、体验式、专题式教学中,将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是要发挥家庭的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育氛围。在家庭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史教育倡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家风、家规、家教中。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可以将“原理”课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与大学生的教育成长相联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从内容、形式和方法多维度,形成融合型育人模式
习近平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2]26探索党史教育融入“原理”课需要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持续创新。在内容方面,“原理”课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将党史知识融入“原理”课,要以全局性和整体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大历史观,不仅要理直气壮地讲好党史故事,而且要相互联系讲好其他历史故事,推动大学生以整体性视角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五史”特别是党史的内在联系。在形式和方法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单一固化的说教形式,有效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大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其次,有效利用经典著作、党史影片、电视剧、音乐、虚拟场景等开展沉浸式学习,让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历史伟人进行心灵对话,置身于历史事件中,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最后,用好榜样人物“无字之书”,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英雄人物、时代楷模、最美建设者等做主题宣讲,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或相关史料为切入点,向学生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授鲜活党史和生动的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党的百年光辉历史是高校立德树人最好的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原理”课的灵魂和本源,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史·著·论”视域下,党史教育融入高校“原理”课是新时代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要求、新举措和新方向,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党史观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原理”课教学成效的有效举措,是培育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以推动党史教育有机融入“原理”课。
猜你喜欢 原理党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第一次学党史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2期)2022-01-12党史告诉我们什么?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湘潮(上半月)(2021年3期)2021-07-20党史上的今天海峡姐妹(2021年12期)2021-01-01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数学物理学报(2019年1期)2019-03-21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17年1期)2017-04-16